正宗普洱茶的葉條質地飽滿柔軟
發布時間:2024-10-29 點擊:50
普洱茶是以其集散地和原產地之一的云南普洱命名,是云南特有的茶葉,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明朝時候,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團茶逐漸被散茶所取代,但普洱茶卻是例外,它不僅沒有隨時間消亡,反倒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清朝是普洱茶的極盛時期,王公貴族和名流雅士飲用普洱茶蔚然成風,有“夏喝龍井,冬喝普洱”之說,朝廷將其列為貢品,每年規定要上貢6.6萬斤。當時,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是普洱茶的主要原料產地,普洱和思茅兩地是其加工和集散地。明清時期,以普洱為中心向外輻射出的茶馬古道,將普洱運銷到內地省區和西藏,還輸入到東南亞的越南、緬甸和泰國等地,并轉運到歐洲。普洱茶有非常好的保健價值,幫助消化的作用尤其突出,傳到國外后,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被稱為“益壽茶”。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名著《戰爭與和平》中就提到過這種神奇的茶葉。
云南地處云貴高原,古時交通不便,運輸過程十分漫長。傳統普洱茶的后發酵工序,來自于蒸壓后自然氧化和運輸途中的風吹雨淋日曬,溫度濕度不斷變化對茶發生了生化反應,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自然發酵過程。
普洱茶可以粗分為兩種,一種是經過簡單的曬青加工而成的,通常稱為“生普洱”,另外一種則是經堆積淋水使之發酵制成的,叫做“熟普洱”。普洱茶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越陳越香的特點。一般來說,生普洱放置十年左右飲用起來味道最佳,而熟普洱也最好在放置兩三年后飲用才能喝到它的最好的味道。普洱茶以年代久遠為佳,但陳年的普洱茶價格過于昂貴,很多人只好買新的普洱茶,自己存放,多年以后才飲用。這也帶動起一股收藏普洱茶的熱潮,一些人購置成噸的普洱茶,存放起來,等待多年后升值,這一點和有些歐洲人投資葡萄酒的做法很像。
優質的普洱茶外形應該是條形,即一片片茶葉形成整齊的紋路,紋路細碎則為次品。正宗普洱茶的葉條質地飽滿柔軟,顏色是黑中透紅,有光澤;熟普洱的葉底經人工發酵多半呈現深褐色或黑色,葉條干瘦老硬,如果發酵較重,會有明顯的炭化痕跡,像被烈火燒烤過一樣。熟普洱聞起來有一種熟茶味,十年以上的生普洱則有一股沉香。沖泡以后,普洱的茶湯清澈明亮,表面漂浮著油珠般的薄膜,葉底完整、柔軟。品嘗起來,好的普洱茶應該有甘爽的回香。劣質普洱茶沖泡后發黑、發烏。
沖泡普洱茶也有技巧。首先,應該用硬木或硬竹子制成的起子把普洱茶逐層剝開,避免產生碎末,剝開后的普洱茶應該放置兩個星期之后飲用效果更佳。泡普洱茶最好用壺身大的茶壺,以防熱量迅速散失。水溫視茶葉種類而異,用料較粗的餅磚茶、緊茶和陳茶適宜沸水沖泡;用料較嫩的高檔芽茶則應該適當降低沖茶的水溫。頭泡用來洗茶,喚醒茶性;二泡茶方可品味,而且從這一泡開始,每泡茶浸泡的時間要逐漸延長。每次倒茶時,只倒出茶水的一半或百分之六十,要留下一些茶水浸泡茶葉,好讓茶香得到充分的釋放。等到湯色變清、口味寡淡時,注入沸水,擱置半小時左右再飲,這是最后一泡茶了,最得普洱茶之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