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大咖”聚首青島 共商創新發展
發布時間:2024-10-20 點擊:55
11月18-20日,2015中國茶葉科技年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來自日本、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茶葉學會會員、理事,全國各茶葉企業、科研院所、茶葉社團、茶館的負責人或技術人員以及茶藝喜好者等1000多人集聚一堂,圍繞提升茶企科技創新才能、助力茶產業轉型晉級進行深入討論。
瀏覽大圖
與中國茶葉學會合作
在昨日的年會上舉行了第四屆中國茶葉學會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獎,第十一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選金獎、特等獎、一等獎的頒獎典禮;為中國茶葉學會茶葉科技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進行了授牌,青西新區政府與中國茶葉學會簽署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中國茶業科技年會自1988年起已不斷舉行20多屆,是我國茶業界每年舉行的集產、學、研、政合作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大會。本次會議主題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會議邀請了著名專家介紹國內外產業、技術發展動態,展現最新技術,剖析產銷情勢,推介茶葉產業人才,營建飲茶氣氛,促進茶葉消費。來自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茶葉專家學者共話茶事,縱觀年度茶葉走勢,把脈產業發展。
“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選活動興辦于1994年,至今已成功舉行10屆,合計4876個茶樣參與評選,是我國茶界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最專業的評選品牌。第十一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選結果于2015年8月7日揭曉。本屆評選活動共評出特等獎105個;一等獎322個。青西新區選送的海青綠茶,10個榜上有名,其中有1個取得特等獎。青西新區政府與中國茶葉學會簽署合作協議后,中國茶葉學會將以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效勞、技術開發等方式與新區政府圍繞新區茶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合作,經過發揚新區地域和生態優勢,發揚中國茶葉學會人才和技術優勢,完成新區茶葉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島城茶園面積超越10萬畝
昨日,市農委副主任史躍林在年會上就島城茶業發展狀況作了報告。史躍林介紹,1960年前后,由政府主導,從南方成功引種茶葉到太平山、嶗山、海青等地規模化種植,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青山碧海、云霧旋繞,濃郁的山海文化,孕育出了“色、香、味、形”俱佳的青島茶,使其具有了“湯色光亮、味道豐滿、栗香突出、回甘悠長”的優秀特質。
“最近幾年來,我們堅持把茶產業作為朝陽產業來打造,使青島逐步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和貿易集散地。”史躍林介紹,日前島城茶葉種植面積已經超越10萬畝,產量超越3000噸,產值近6億元。島城的茶葉企業有300多家,獲中國馳名商標3個,省著名商標數5個,“三品一標”產品34個,兩大主產地的“海青茶”、“嶗山茶”請求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茶杯”累計獲獎超越100項。島城茶葉市場買賣活潑,年銷量6000噸以上,一半以上為南方茶葉,是重要的銷地市場。日前島城茶葉從業人員近8萬人,其中茶農約5萬人。
“青島屬于山地丘陵地貌,茶園小、茶廠小、規模小、規劃分散,干旱、凍害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茶葉標準化、產業化水平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十三五’期間,我們將發揚資源區位優勢,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規劃,轉變發展方式,發掘文化內涵,注重科技創新,積極引進茶葉專業技術人才,將茶產業打形成優勢特征產業,讓青島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史躍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