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質的休眠歲月
發布時間:2024-10-19 點擊:47
普洱茶茶葉成分復雜,在歷經歲月的倉儲過程中,因為各種內含物質之間轉化的周期不一,在相互無法支持輔助之時,茶品口感會呈現無香、淡、寡、薄,甚至酸、雜等現象。此時品飲茶品,會發覺作為新茶品飲時種種優點似乎都沉默不出,故而有“沉默期”一說,亦稱尷尬期。
臺地茶在相對濕度70%左右、平均溫度25℃左右,微通風的倉儲條件下,其轉化周期約為七年,而其沉默期約發生在三四年間;而古樹茶在此倉儲環境下,轉化周期約為五至六年,其沉默期會在大致二到三年左右發生。也就是說,沉默期大約會在茶品轉化周期的一半時出現。也有人將其稱為啞巴期。巧合的是,同樣需要年份轉化的紅酒也有類似狀況。
因為沉默期過后就是茶品轉化的周期節點,因此只要度過沉默期,茶品內質轉化趨于平衡,休眠的茶質再度展現出來,茶品的香氣、口感就會逐漸回復。相信對于這點,有經年存茶經驗的茶友都曾有相似感受。
文章來源:天威德成經典普洱茶文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