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紅”凸顯廈茶風尚引導力
發布時間:2024-10-14 點擊:54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海堤紅”凸顯廈茶風尚引導力
數十年來,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中心任務一直是出口茶葉,為國家“創匯”。隨著我國外匯儲備巨量增加,加上茶葉市場的完全放開,作為央企的廈茶開始抓內銷,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兩條腿走路”。
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廈茶的“海堤紅”終于在紅茶研發上一鳴驚人,并借助成長起來的“海堤茶葉”專賣店體系,在營銷上大獲成功。海堤紅的研發推出,凸顯了廈茶作為老牌茶企的厚重力道,又展現出讓業界另眼相看的風尚引導力。
前傳:借力紅茶熱摸索起步
三年前,廈茶的研發團隊敏銳地發現正山小種紅茶開始在福州受到喜愛,福建的功夫紅茶制作技術也在改進,特別是金駿眉、銀駿眉等高檔紅茶開始流行。而200多年前,正山小種紅茶曾經風靡歐洲,在皇室貴族中被引為風尚。
擁有眾多傳統制茶師的廈茶,傳統強項為福建烏龍茶,也根據市場需求長期生產紅茶。這也成了后來海堤紅研發的 “前傳”,除了飲茶傳統和風尚的考量外,當時廈茶添置了一套三角袋泡包裝機,也是一個緣起。廈茶希望以正山小種原料茶生產出袋泡紅茶,跟英國立頓紅茶比。
“如果沒有長期以來我們對紅茶制作的專注,可能就不會在此輪的紅茶風中搶占先機,可能就不會推出或者很遲才推出海堤紅。”廈茶研發團隊曾如此總結。
嘗試:順應需求推系列紅茶
到2008年底,廈茶推出了散裝的正山小種,這款中檔紅茶受到了老客戶的喜愛。這款茶供不應求,原來生產的批量不夠,又追加訂單。這讓廈茶的管理層迅速捕捉到了來自紅茶市場的訊息。
作為老牌茶葉央企,廈茶習慣了憑借固有的優勢,比如at102老樅水仙,在國內外贏得市場。而散裝正山小種的研發推出并受熱捧,讓廈茶管理層更加堅定了企業長期秉持的理念:“既要適應市場需求,還要有專業化做保證,這樣才能受到顧客青睞!”
2009年3月,廈茶又推出了罐裝坦洋功夫紅茶。該茶種是福建省最早在國際茶葉節上獲獎的茶葉,但當時市場接受度卻不高,長期冷遇使其性價比極高,也能組織到穩定的貨源。廈茶順勢將白琳功夫、政和功夫紅茶一并研發推出,又推出更高端的罐裝正山小種。同時,廈茶迅速出手控盤紅茶原料。
突破:在熱銷中成引領者
2009年,廈茶在各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了研發上述系列紅茶外,公司實驗室通過國家資格認可,茶園基地通過國家良好農業示范(gap)認證,“海堤”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認定,專賣店及加盟店也迅速擴張。
同年6月,廈茶推出了自己的金、銀駿眉,同樣成為代理商當年最喜歡搶的產品。廈茶曾總結,金、銀駿眉的推出,改變了 “海堤”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很多“刻板成見”:一是改變了廈茶高端茶量少、中低端茶占主導的印象,并以此吸引了加盟商;二是首次在媒體上做新品發布,打破了單純依靠店面、通路營銷的局限;三是廈茶開始引領高端紅茶風尚,成為紅茶市場的引領者;四是進一步領略了高端茶葉市場驚人的消費力,“原來預計到春節前賣完500份限量版金駿眉,卻在一個月內售完。”
正當市面上對金駿眉的炒作漸漸瘋狂時,廈茶總經理王貴卿卻在冷眼旁觀,并呼吁業界不要過于跟風熱炒,這也成了“海堤紅”在相對混亂的紅茶市場迅速成為標桿的推動力。王貴卿最為擔心的是紅茶市場重蹈普洱茶的覆轍,最終損害茶農利益并讓消費者失望。作為負責任的央企,廈茶要扭轉這種趨勢。為此,廈茶紅茶研發重點轉向“海堤紅”,來捍衛福建功夫紅茶的品質。之所以用“海堤”命名,就是要拿廈茶五十多年的老品牌,為新品紅茶的品質做榮譽擔保。
金駿眉的價格暴高、市場出現混亂的苗頭,一切都在廈茶管理團隊預料之中。此時,廈茶發力主推品質優秀、價格親民的“海堤紅”,讓消費者鑒別判斷性價比。最初的3個產品 “海堤紅”經過4次測試調整,最終定型。到2009年12月,“海堤紅”超過傳統產品老樅水仙(at102)成為新的單品銷量冠軍。
定型:以“海堤紅”樹紅茶標桿
到2010年初,海堤紅廣獲好評,入選“最廈門十大伴手禮”,且是唯一入選的茶葉產品。此時,廈茶又適時推出了“特供海堤紅”,在“海堤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并在外盒及小袋包裝上下工夫,同樣得到了茶客的熱捧。
據了解,“海堤紅”上市一年,單品銷售額即突破3000萬元,成為紅茶領域的實力派又不失尊貴。“海堤紅”就像廈茶祭出的屠龍寶刀,初試鋒芒,已震撼茶葉市場。(王應武 胡軍彬 楊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