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里面有多少讓你動容的茶人茶語
發布時間:2024-10-12 點擊:47
茶人茶語,一定是用心在講,需要用心傾聽。這是心語,這是心曲。摘幾段存入心中,參加茶會時與友人分享,也是醉了!
茶的美好境地因人而生,而連結人的,是心。親近茶,離開茶,皆因人而起,都和心有關。時刻擦拭你的心,不讓欲望蒙蔽。
—— 節選自《我們因此相遇》 賴俊竹
茶人各有所好,而茶道具各有所歸,茶人們尋尋覓覓搜尋心愛的茶道具,而茶道具也靜靜地等待頻率相近會欣賞它的茶主人,預示共譜出生動感人的茶藝術樂章。
—— 節選自《茶盞的千年孤寂》 郭國文
雪白的胎體畫上繽紛的花卉圖案,優雅秀麗的器型,不但賞心悅目又兼具收藏價值,最重要的是它能襯托茶湯的滋味與香氣。
—— 節選自《好茶名器》 邵淑芬
茶湯一飲而入,非僅在喉頭回甘,而是直貫入心中的甜......感謝茶一路走來,對我的守護......
—— 節選自《感謝茶一路走來對我的守護》 李如華
透過茶的緣分,讓我對美學的體會已經超越視覺,而是從生活中茁壯滋長;設計人也許能造物,卻無法造境。
深入每個美學背后的演變與哲理,要求我們的茶席都該有自己的風格與見地。
身為設計師,所有的創作應該回到人文與生活,加入一些實驗性的創造,沒有任何東西應該被定義局限。
—— 節選自《心甘情愿地留級一百年》 設計師 廖素金
茶已不只是茶,而成了心中的信仰。
當下心也變得寧靜,歡喜,似乎達到某種程度的無我境地,從此行茶城了讓我心靈安定的方法。
愛茶變成我的宿命,不自覺把茶席變成猶如佛龕般的莊嚴圣地,神圣不可輕褻。
—— 節選自《常常覺得茶書院像一個道場》 林筱如
喜歡茶,原來是因為那氣質獨特又有深度的生活美學,現在卻延伸到了更全面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規劃。
茶的世界,或由茶進入別的領域,都有太多要謙卑學習的地方。
我在泡茶,卻忘了“茶”......
我因為開始關注茶本身,居然神奇似的,別的人在那當下......好像消失了:整個世界只剩我和茶。
—— 節選自《整個世界只剩我和茶》 程婉儀
喝完苦茶,說完人生的苦總免不了沾沾自喜,總算熬過來了,再苦的日子也難不倒我......常常在茶桌旁,聽到茶水的甜,殊不知“茶中之苦才是茶中至味”......茶中之苦化得開,人生也當如此。
所幸打開心窗,才有機會能開始認識茶,發現這個世界的無限可能,除了茶之外,更多生活中的器物、人事,讓茶真的“不只是茶”。
—— 節選自《茶把許久未見的同學又聚在一起》 林千弘
以心、而身、而物,只有不斷練習以身心和茶具互動,對一個個動作有了感覺,何謂韻律、大小、優雅,方有個人格局。
若事茶是風格的呈現,于我們探索心物契合之際,茶人的性格,也展露無遺。
—— 節選自《專注、放松、轉壺蓋》 溫萍英
茶,有時應該是種無言的觸碰,橫越時空,非世俗的道理所能企及。
為自己好好泡壺茶,讓心情做個總結。許多事情可以完全遺忘,有些則會像茶漬般沉淀,留給自己在未來的時光中慢慢品嘗。
—— 節選自《白毫烏龍的相遇》 吳玲禎
生命的軌跡不停地流轉,內在的起伏也不可預測,當周邊的人、事、物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時光已飛逝。回頭一望,物鏡已非,諸般無常,內心總有許多的悵然!
獨自的喝茶,落寞中卻享有了那份寂靜。
—— 節選自《記憶中幸福的味道》 任政林
茶人是借由器物修行之人,亦不在茶具型式,一切隨緣,練就到“心手閑適”的境界。
—— 節選自《千把壺 萬片茶 貝勒爺》 郭永信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