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方面來鑒賞紫砂壺
發布時間:2024-10-08 點擊:48
拿到一把紫砂壺,既能收藏、欣賞,還能使用。很多收藏愛好者都希望自己購買的紫砂壺物有所值,最好是物超所值,但是一旦花了買真壺的錢卻買了假壺,一切則成為泡影。如果是屢屢上當受騙,那么不僅會使收藏者在經濟上蒙受損失,而且極易動搖乃至打擊他們的收藏信心。
如今市場上品類繁多的紫砂壺很受收藏者的喜愛,但是這些紫砂壺有的幾百元,有的則要幾萬元乃至10萬元,價格有天壤之別。同是紫砂壺,價格相差大,很多收藏愛好者感覺摸不準收藏和鑒賞的門道。
對于此問題,一位資深紫砂壺收藏家張先生對記者表示,如何鑒賞和收藏紫砂陶藝精品其實大有學問。就一把紫砂壺來說,主要從“泥、形、工、意、用”五個方面去鑒賞它。
看“泥”。張先生說,紫砂壺得名于世,其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宜興紫砂陶土的品種繁多,因此我們所見的紫砂茶具的顏色也五彩繽紛。天然紫砂泥質有紅泥、紫泥、本山綠泥、天青泥和調砂泥等,因此應根據泥土質地,而不是顏色來區分其好壞。紫砂手感不同于其他陶泥,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一把紫砂壺,泥的優劣是評判其優劣的一個重要因素。
看“形”。紫砂壺之形,在存世各類器皿中最為豐富,紫砂壺是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應為茶道所追求的“淡泊和平,超世脫俗”。張先生說,例如石桃、井欄、梅樁、仿古等傳統造型,皆是時代沖刷后存下的優秀作品,以今天的眼光細細打量,其仍在閃閃發光。因此,紫砂壺之形,是決定壺之美的一個重要條件,造型美,壺則美,反之則不美。
看“工”。紫砂壺在“工”上,融匯了國畫大寫意的豪放。在點、線、面三元素上,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面,須光則光,須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無半點含糊。張先生說,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在這里作者的個性、風格、氣質得到體現,有的壺造型清秀飄逸,有的古樸敦厚,有的輕快明朗,有的粗獷簡雅。
看“意”。張先生說,這里所說的“意”是指壺的意境,也可說是思想性。任何一件堪稱為藝術的作品,都是應該有思想的,否則就等于沒有靈魂,而沒有靈魂的作品,無論它的表面多么華麗,也不能算是一件好作品。一把有“意”的壺,不僅讓人賞心悅目,而且能夠讓人浮想聯翩,產生情感,產生思想。
最后是“用”。這里的“用”是指壺的日用性,即功能美,換一句話說,壺在使用時要能夠得心應手。張先生說,近年來,紫砂壺新品層出不窮,制壺人在講究造型的形式美時,忽視其功能美。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用紫砂茶壺沏茶,不失原味,得茶之真香真味。紫砂茶壺久經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四溢,這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由于紫砂茶壺冷熱急變性能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泡茶后握持不會炙手,所以還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裂。另外,紫砂茶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因此,紫砂壺的“藝”全在“用”中“品”,其日用性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