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食茶”風俗
發布時間:2024-10-02 點擊:61
我沒有漸漸品茶的習慣,喝茶都是大口大口的,口渴了,一碗涼茶咕嘟咕嘟往肚子里灌,感覺很舒適,這跟我小時候的閱歷是有關的。在我們客家,家家戶戶都有一把偌大的茶壺,早晨把燒開的水倒滿茶壺,手抓一把茶葉丟進去,夠一家人一天喝了。上山、下地干活累了,客家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大碗冷茶水,解渴。
“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客家人普通生活在大山深處。大山深處,綠油油的茶樹模模糊糊藏匿在山間一片翠綠中,它們同崇山峻嶺共存,與重云疊霧相望。近處細看,茶梢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客家人背起背簍,到山間叢林里去采摘茶葉,從一個山坡采到另一個山坡,從一棵茶樹采到另一棵茶樹。
然后,客家人把采摘回來的茶葉沖洗潔凈,晾干,把茶葉倒進早已燒得通紅的鍋里。茶葉一入鍋,持續地用手翻炒,邊炒邊揉。這時,熱騰騰的茶香四溢,整個屋子洋溢在一片香氣中。茶葉在熱鍋里重復地翻炒,一次次揉細。時候差不多了,便把灶里的火撲滅,把揉好的茶葉留在鍋里烘焙。這樣,茶葉就做好了。
“食茶”是客家的方言,茶不僅是用來解渴的,更是客家人熱情好客的一種方式。“進來,食一碗茶嘞!”這是我們客家人待客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當然,不論客人喝的是酒,還是茶,或白開水、飲料,哪怕是小坐一會兒,都可以說成“食茶”。所以,“食茶”不只是“喝茶”,更是客家人好客憨厚的邀請。
客家人的“食茶”還有男子提親女子受聘的意思,如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禮叫做“定茶”。其實,在《紅樓夢》中,也有“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做我們家的媳婦?”的說法。鄭板橋的一首《竹枝詞》也說:“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閑時來吃茶。黃土筑墻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說的也是茶媒的風俗。
關于茶,我們客家還有“食三朝茶”的風俗。所謂“食三朝茶”就是家里生兒女了,男方請岳父岳母到家里一同恭喜。選好日子,女婿到岳父岳母家里邀請。岳父岳母便叫上自家的親朋好友,籮筐裝得滿滿的禮物一擔一擔挑到女婿家里,大多是小孩的穿戴及小被蓋、搖籃等。女婿家殺雞宰魚,精心預備,盛情招待岳父岳母一家人。岳父岳母要在女婿家里三天,所以有“食三朝茶”的說法。
在客家,“食茶”說來復雜,其實簡單,那就是客家人好客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