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營養茶點味鮮美
發布時間:2024-09-30 點擊:69
葫蘆酥優雅翠園的會所最近很熱鬧,打聽之下據說新開了一家名點居酒家,茶點都很有心思,賣相精致而做工考究,開業僅一月便常常爆滿。記者立馬為您“為食速報”。
名點居中嘆名點
名點居的茶點大打健康牌,少了煎、炸一類,倒多了很多以營養健康為主旨的蒸品。從選料到做法,都不影響食材本身的營養。
營養紫米包是很多客人選擇的大熱茶點,關鍵在于材料的健康。它是采用黑米和面粉做的面皮,再包以香芋蓉蒸熟而成。黑米為米中珍品,素有“貢米”、“藥米”、“長壽米”之美譽。史料記載:西漢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發現這種奇米,把它獻給漢武帝,漢王食后贊曰“神米”,從此被歷代皇帝所享用。黑米中含有比平常大米高幾乎兩倍的蛋白質,和花青素類的抗衰老色素,讓它成為了營養和健康的代言。名點居的這款黑米包,自磨黑米后直接加入面粉揉搓而成,粗加工保留了它原始的營養。而芋蓉也非常香甜,一問之下,原來是名滿天下的廣西荔浦芋頭磨成。紫米包要趁熱吃,軟香糯滑。
還有一款海皇石上明蝦,采用墨魚、蝦和豬皮膠做材料,搭配很特別。而蝦肉的一端被揉在了墨魚丸中,另一端尾巴彎彎地翹起,其下鋪墊了一塊豬皮膠,遠觀仿佛一只蝦緊緊趴在石面上,故名“石上明蝦”。墨魚加蝦丸,非常鮮滑爽口,豬皮膠也將這種口感發揮淋漓。如果來點牛奶,則可以選擇這里的酥皮燉鮮奶,因為采用的水牛奶是每天新鮮送到的。水牛奶比一般的奶牛奶要清淡,但味道特別香,用來燉,奶質清甜不膩,正可以佐各種茶點而食。
特色各地小吃
名點居除了自創的新派茶點外,還有許多其他地方的小吃。比如上海的小籠包、東南亞的馬來喳喳糕還有歐式西點葫蘆酥等等。
往包子里灌湯其實很容易也很講技巧,名點居的小籠包是正宗的灌湯包做法,用豬骨、火腿、老雞等煲至湯起膠,放入冰箱冷凍,做成豬肉凍后取出,再加上做好的雞肉餡,一起用薄面皮包好掐花,然后放入蒸籠蒸好上桌,豬肉凍受熱會重新融化成濃汁,因此薄薄的包子皮里面是半透明的液體,震震顫顫的很誘人。吃這種皮薄汁兒多的灌湯小籠包,精華都在汁里,所以不能把湯汁漏出來才算功夫,因此咬開的同時要吮吸里面的汁水,或者一口一個,才夠滋味。需要注意的是,小籠包剛上桌時會比較燙,特別是里面的湯汁,若是太心急著吃,容易燙傷,因此要等涼一些再吃。
馬來喳喳糕馬來喳喳糕是用馬來西亞著名的甜品“喳喳”而來的,“喳喳”來自馬來語,翻譯過來中文的意思也有說是“一顆顆、一粒粒”的,也有說是“雜撈”的,也不太明確。它是一種混合式糖水,用香芋粒、紅豆、麥米等加鮮奶煲成的,營養豐富、口感香滑。名點居的馬來喳喳糕是用這種糖水,外加香芋做成的香芋汁,分層倒入模子中做成布丁,吃起來涼爽滑膩,帶有各色雜糧的彈牙煙韌。
手工考究的葫蘆酥外形非常可愛,很吸引視線。它是采用丹麥的酥皮材料,一層油、一層皮地壓出千層皮,再切開包了餡料來炸。由于多層有油間隔,因此炸開便會膨脹、并且出現裂紋,加上炸前綁上一圈紫菜,一炸便會呈葫蘆的形狀。這是西點的做法,輕輕咬開酥皮,發現里頭藏的是新鮮的芒果肉,外層酥脆、里層綿滑,吃了忍不住要再吃一個。葫蘆酥的餡料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選用當季最新鮮的水果,遲一些去可能會嘗到新鮮的木瓜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