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喝茶講究“點茶”
發布時間:2024-09-28 點擊:62
畫作中的清朝茶館。(材料圖片)
為烹制一杯好茶,清人除要講究好水之外,還要利用“點茶”的技藝。對茶葉進行再加工,以使煎出之茶,色香味俱佳。所謂“點茶”藝術,系指“以花得茶”之法而言。詳細方法是,“以錫瓶置茗,雜花其中,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令干。將此點茶,則皆作花香。梅、蘭、桂、菊、蓮、茉莉、玫瑰、薔薇、木樨、桔諸花皆可。”時人對用以點茶之花及所用劑量,也頗有研討。“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之蕊,其香氣全者,量茶葉之多少以加之。花多,則太香而分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其美,必三分茶葉一分花而始稱也。”(《清稗類鈔·以花點茶》)此外,在《清稗類鈔》一書中,還專門介紹了梅花點茶、蓮花點茶和諸花點茶的技藝。
梅花點茶:梅花點茶者,梅將開時,摘半開之花,帶蒂置于瓶,每重一兩,用炒鹽一兩灑之,勿用手觸,必以厚紙數重密封之,置陰處。次年取時,先置蜜于盞,然后取花二三朵,沸水泡之,花頭自開而香美。
蓮花點茶:蓮花點茶者,以日未出時之半含白蓮花,撥開,放細茶一撮,納滿蕊中,以麻皮略扎,令其經宿。明晨摘花,傾出茶葉,用建紙包茶焙干。再如前法,隨意以別蕊制之,焙干收用。
茉莉花點茶:茉莉花點茶者,以熟水半杯候冷,鋪竹紙一層,上穿數孔,日暮,采初開之茉莉花,綴于孔,上用紙封,不令氣餒。明晨取花簪之,水香可點茶。
玫瑰花點茶:玫瑰花點茶者,取未化之燥石灰,研碎鋪于壇底,隔以兩層竹紙,置花于底,封固。俟花間濕氣盡收,極燥,取出花,置之凈壇,以點茶,香色絕美。
香片茶:將茶葉用茉莉花拌和而窨藏之,以取芬芳者,謂之香片。然《群芳譜》云,“上好細茶,忌用花香,反奪其味”。是香片在茶中,實非上品也。然京、津、閩人皆嗜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