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古樹茶在哪里
發布時間:2024-09-22 點擊:57
鎮康縣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之一,至今還生長著中華木蘭以及大面積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的古樹茶、馬鞍山茶位于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忙丙鄉馬鞍山村國土面積4.92平方公里,海拔1,452.00米,年平均氣17.00℃,年降水量1,520.00毫米、日照足、濕度大馬鞍山古茶園處于低海拔、空氣濕度高等地理氣候條件和特殊土壤條件造就了馬鞍山茶葉具有湯色黃綠明亮、香氣持久、滋味濃厚鮮爽、清香色綠。本產品精選馬鞍山大葉種百年古樹茶為原、湯色清澈明亮、香氣馥郁高揚、口感飽滿協調、甘醇順滑、帶微澀、舌底生津明顯、喉韻甘潤持久、是品茗、收藏、饋贈之佳品。
馬鞍山古茶園分布
馬鞍山又叫大青山,是雙江縣東部的一座大山,馬鞍山一帶有雙江的4個鄉鎮:邦丙鄉、大文鄉、忙糯鄉、勐勐鎮。馬鞍山面向小黑江和瀾滄江地帶,是古茶山最多的地帶。
1.勐庫鎮古茶樹主要集中在馬鞍山東北坡的邦邁村和北坡的章外村。邦邁茶香柔水甜,苦澀味淡,有景邁茶的茶韻;章外茶由于靠近勐庫東半山,茶韻與東半山茶相似,習慣上多被劃入“東半山茶”范圍。
2.邦丙茶主要集中在馬鞍山正南坡的大平掌。岔箐、小南植及其南邊的邦丙街幾個點上,總面積一千多畝,大平掌栽培型古茶樹最大的高20米。岔箐是邦丙鄉第一大茶村,古茶園面積不少于500畝。所以邦丙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芽頭大而漂亮,但茸毛不多,干毛茶多呈墨綠色,湯色不顯金黃;二是香型雖與雙江縣各地的勐庫大葉種一樣,呈密香型,但香氣不沉不上揚,香氣不夠高,苦澀更顯;三是葉片比其他勐庫大葉種相對小一點,薄一些。
3.忙糯鄉政府距雙江縣城50公里左右,其古茶園在荒田、忙糯、康太、滾岡等村成小片或零星分布狀態。忙糯村其圍在一米左右的古茶樹有上千棵,古樹茶年產量4~5噸。忙糯古茶園地處瀾滄江西岸迎風面,茶的香氣不錯,澀比邦丙茶輕,但芽頭不如邦丙茶大,葉片偏薄、偏黃、苦底偏重。
馬鞍山生態環境
茶園片區多集中在海拔1300-1600米之間,氣候屬低緯山地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典型的立體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8℃,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主要土壤有紅壤、棕紅壤等,土壤ph值5.6—6.5,有機質含量高。馬鞍山古茶山因地處低緯度、高海拔,且空氣濕度高、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宜耕期長,茶園周邊及境內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無任何工業污染源,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生態環境,造就了馬鞍山成為了鎮康縣天然的優質茶葉產區。
馬鞍山茶樹品種
鎮康馬鞍山茶葉屬于勐庫有性系大葉種、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在馬鞍山種植上百年馴化形成地方優良茶樹群體品種。茶樹自然生長情況下樹高可達5-25米,樹幅4-10米,葉特大。春茶一芽二葉水分占9.2%,總灰分6.1%,水浸出物45.8%,游離氨基酸總量4.89%,茶多酚含量30.0%,咖啡堿2.0%。馬鞍山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香氣持久、滋味濃厚鮮爽、清香色綠、飲后“回味甜”的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和茶葉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