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輩子的事
發布時間:2024-09-15 點擊:56
說來慚愧。近來兩月,置身在外,雖經停不在少數,卻難能尋著靜謐一角,讓心靈逐步一二。離開自家茶室有些日子了,口喉鼻咽之處偶有隱隱地不感痛快,當是躁動于那般久未蒙面的滾滾熱茶了罷。
其實,即使出門在外,茶還是有得喝的。之前托友人在國內置辦麻纖布茶包一個。每逢外出之際,便會將那把專屬沖泡普洱的紫砂壺置于其中。說到對各式茶品的喜好,聽聞茶道大家者,難于道出心中偏愛茶種,因其各有滋味,深知不應有任何偏袒,反需竭力喚醒每種茗葉其本質留香,相互比較稍有不妥。然而即便如此,這也止不住我對毛尖兒和老普洱的鐘情。在隨行的麻布包里,總會備有兩小袋,能夠個三兩,喝得怠些,也可二月有余。短期出行,便更會贊嘆此布包的恰當之處,感幸于當下社會之簡練,整理行囊之際無需如唐宋茶人一般,苦惱于濾茶器械之繁雜。茶圣陸羽如是所見這般,或許會悻悻搖頭嘆息吧。
還是少不了該有的儀式之美。
明朝文人張源在其品集《茶錄》中有這么一段,時至如今,依舊感同身受,案語摘錄如下:“…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簡短行文一段,便將關于茶客數目的章則點撥地恰到好處。一席佳品間,需要保有的基本規則又哪里僅限于這一。作為茶席之主,要想將“形散而神魂不出方圓”的這么一點拿捏得當,著實是一門有意思的學問。
鄙人之拙見,就“儀式感”這么一個耳熟能詳的說詞而言,其美不在于對數字的嚴苛考究,也不在于對某種意念環境的一味追求,而是來源于每席茶飲的獨特性所激發出來無窮的感受,或是嫻靜悠然,或是思緒萬千,百般變化著饒有趣味。不是說非得有各項儀式備齊了,也不是非得這么好好盤坐下來燒水煮茶才能悟出些感受。只是因為喝茶,是能比較高效的地靜下人心而去細細斟酌思考的一種途徑。若是選擇了以茶會友,以茶養心,加之對操作過程、外部環境等方面有一定的約束,自然給撥弄思考、相互交流創造了佳境,值得一試。
以上的感受,慶幸的被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精妙地用一個詞雕刻了出來。在其短篇連刊散文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后》中,有一篇名為《小確幸》的短文, 其標題的這么個詞造,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小確幸”,意指生活中微小而確實幸福的事情,是稍縱即逝的美好。這類微笑的幸福雖是轉瞬即逝,但卻是能饒人心懸而引發些些感想的。定義只是如此,其魅力還需諸位各自懷揣研磨。
雖說“禪茶一味”被好茶者數次提及,然并無真理定式可尋。本人非專業于美學或茶道,但經歷了席席茶飲,多少耳聞目染也有所見解,論之,以望聽聞多方意想。短短這么四字真言,個人來說,我認為禪茶珍在那份脫離混沌繁事的小眾交流,或是與友人對飲暢談,又或是入定獨啜,思緒隨著茶席上的一縷奇楠輕煙,放空縈繞,獨得一絲清凈。若是想獲得如此體味,還得歸功于那份表象放浪形骸,而實則是在不斷追求由外在處境而尋得心靈感悟的禪茶之道。然而如是的小確幸離不開茶席間的那份微妙的儀式感,也離不開茶席間真誠的心靈溝通。
果不其然,喝茶確是一輩子的事,人生猶如一壺茶,不同時段,所能品出的味道不同,感受也不一。沖泡了十幾次,茶色清淡如水,其味卻蕩然猶存,這不正是耋耋之年對待世事的那份從容淡然嗎?想必諸位對于冰心前輩有所熟悉,或是大家更記得其關于讀書的金言,“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引其點撥,得之,“喝茶好,好喝茶,喝好茶”以作為自家茶室的訓言。此短句意在表達時常喝茶有益無害,好喝茶卻不貪茶;或是友人來訪,或是獨自品飲,需重禪茶之道,好生遵循,以求有所感悟。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出自“一條(影視)”非常精致的簡短訪談,名為《臺灣茶家李曙韻:所有的東西最后都是可以放下的 | 一條視頻》,臺灣著名茶人李曙韻在訪談里說到,“…我建議大家少喝一點茶,喝少一點,可是喝好一點,喝慢一點,喝精神一點。”
如以上所敘,“禪茶一味”之精髓并非單純的尋求心靈的寧靜,而是清慮思維,細細探查捕捉世間萬物所竭力希望表達出的哲理。儀式之美,美在這些細微的心靈溝通,美在世事之間微妙的聯系以及互相的尊重。
又何嘗不該是這樣的呢?往來走一遭,并非是要按部就班地去完成生命的步步進程,而更應去放大生活的意義,將已是固定好的時光豐富化。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支配自己的光陰,選擇的路不同,其中感受自然是不一樣的。如王小波在其作品《青銅時代(萬壽寺篇)》里說的,“…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事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若想將生活詩意化,那么心靈的出發點就需要帶有對所做之事的尊重,那份親密卻又不是敬畏的距離感。如果真有了如此感悟,還能將良性的感悟作為一道有力的工具,
去幫助他人,令其自己發現他們生活里的正向意義,何樂而不為呢?這不是什么造作虛偽之事,也無需費盡周折,舉手投足即可達成。
以上這些心得著實耗費了不少時日,如若盤坐于茶桌之前,也許和友人談吐間,便能道出罷。隨身帶著的茶包,擺置規整,也有那么些儀式感。不是說一味的追求這么些一板一眼,只是出來走這么一遭,少了那份茶席前的儀式感,燒水煮茶這么一件雅趣著實是容易不經意地被打擾。也或許是自己性格過于敏感了罷。既然選擇了喝茶,就好好地尊重這千百年的精粹,受其麈尾之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