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區變景區:貴州湄潭打造茶旅一體化生態發展樣本
發布時間:2024-09-06 點擊:70
中新網貴州湄潭5月16日電 題:茶區變景區:貴州湄潭茶旅一體化生態發展樣本
作者 冷桂玉
一片片翠綠的茶山,小青瓦、雕花窗、白墻的黔北民居風格的農家小院點綴其間,放眼望去,猶如一幅多彩山水畫。
這里是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湄潭位于貴州北部,依托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大面積的酸性土壤,近年來,湄潭依托“一代接著一代干”發展起來的茶產業,做足茶的文章。2017年茶園面積已達60萬畝,作為貴州茶產業第一縣,湄潭在“全國重點產茶縣”中排名第二,是“中國名茶之鄉”。
“這里到處都是風景,空氣清新,來了真的不想走。”來自重慶的張明先生一家人慕名自駕來到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翠芽27°景區旅游,半天的旅程讓張明興奮不已。
在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的同時,湄潭大力推進茶旅一體化發展。正在打造的“一山、一海、一城、一壺、一館、一村”等茶文化旅游景點逐步形成,“六線九園”彩湄工程和100余公里的茶園木棧道,形成全景域的茶旅格局,走出了一條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徜徉于茶園間,親手采摘茶葉,學習茶藝茶道,在獨具特色的黔北民居吃以茶為主料做的美食……每到節假日,許多像張明一樣循著茶香前來湄潭度假的游客絡繹不絕,走進茶園、茶莊、農家樂,深度體驗生態茶鄉的“茶生活”。
如何讓游客在茶園游之舒心、行之順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娛之開心、購之稱心,深度體驗“茶”生活?湄潭深耕景區建設,夯實各類旅游業態,實現景區游客“快進慢游”。茶莊、驛站、農家旅館、采茶制茶體驗、農耕文化體驗、鄉土風情體驗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更多的游客“留下來。”
“‘七彩部落’現有鄉村餐館16家、鄉村賓館6家、特色小吃店17家。”湄潭縣湄江鎮金花村支部書記馮燕青介紹,村民通過自營、入股、合資等方式,參與旅游業經營管理,展銷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實現村民變商人,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
湄潭縣湄江鎮金花村的小伙子徐勇和父親一同經營著10余畝茶園,每年有4萬余元的收入進賬,徐勇說感覺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幸福。
一片茶葉綠了山頭,富了農家,美了鄉村。在湄潭,以茶為核心的鄉村旅游點遍布全縣10余個鎮。
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近年來,湄潭借力“互聯網+”,實現茶產業與電子商務相融合,與創意產業相融合,茶文化、茶旅游紅利進一步釋放。2017年,湄潭旅游從業人員突破7000人,旅游收入17.88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