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的“氣候”人工可控
發布時間:2024-08-28 點擊:51
即墨龍泉鎮石門村,秋陽為靜靜的茶園鍍滿金輝,青島農大茶葉研究所所長丁兆堂博士在地頭擰動了噴灌的龍頭,“嘩!“水霧散開,晶亮的細珠閃爍......“這是在為茶園改良小氣候,“在位于這里的農大茶葉教研基地瑞草園茶葉科技有限公司,丁博士演示著他研制的茶園水肥一體化技術。這一類技術應用于農業已不算新鮮事兒,但在茶園里,這位農大教授開了風氣之先,據介紹,該技術填補了島城茶葉種植的空白,在國內也是首創。
“一般而言,水溶性肥料可含有作物生長所需全部營養元素,如n、p、k、fe、mg、s以及微量元素等,“丁兆堂介紹,這樣一來就可根據茶樹生長所需營養需求特點來設計配方,而該項目研制的水溶性肥料,更易被茶葉吸收且利用率更高,可達常規復合肥的2-3倍。在噴滴灌等設施農業中的應用成為其一大特色,水肥一體化帶來了省水省肥省工,丁兆堂分析,因水肥同步管理,雜草生長少,灌水施肥與中耕除草還節省大量勞力,在勞動力成本高漲的今天,使用水溶性肥料的效益就顯而易見了。
茶園里的水霧密疏有致,變換著韻律......丁兆堂在田邊啟動 “文丘理“分流裝置,他介紹,這是在兩種狀態間轉換,高壓噴水,低壓施肥。“北方綠茶光照較強,如果在品種、培肥土壤、防寒等環節克服難關,其品質還有較大提升潛力,“一直致力于此的丁兆堂發現,水溶肥有望成為“助力器“。他分析,這項技術有利于保持土壤疏松狀態和良好通氣性,冬季提高地溫,促進養分轉化吸收......而不施肥時,可同時利用該設備進行微噴,提高北方茶園空氣濕度,增加漫射光,改善茶葉品質。據測算,使用這項技術可使茶園水肥成本降低20%以上,降低勞力成本20%,優質茶產量比同齡茶園提升25%,產值增加30%-40%。“從改善品質與提高產量兩個方面,將對北方茶葉生產帶來更大收益,即是其推廣價值所在。“
鑒于水肥一體化技術已較普遍,他是否擔心項目被模仿?丁教授笑著搖頭,“關鍵就在水肥配方,是獨立研制的,“他表示,有了核心技術就不怕復制,他有信心在引領中加快技術的推廣,使其為提升北方綠茶的品質發揮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