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茶飲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4-08-25 點擊:66
茶飲
甘松止痛茶
出處:《中醫(yī)良藥良方》。組成:甘松9克,炒白芍12克,沉香曲10克。
功用:理氣和胃,緩急止痛。
主治:肝胃不和,脘腹疼痛,以脹痛為主,喜溫拒按,得噯氣及矢氣后好轉,納谷不香。
制法:上方三藥搗碎,置于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蓋悶15分鐘,代茶頻頻飲用。每日1劑。
宜忌:氣虛血熱者忌服。
按語:甘松系敗醬科植物甘松香或寬葉甘松的根莖及根,為多年生草本。性味甘溫。具有理氣止痛、理脾開胃之效。《本草匯言》說它“理脾暢胃”、“大有扶脾順氣、開胃消食之功”。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它含馬兜玲烯、甘松酮等多種化學成份,能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等。本方以甘松為主藥,行氣止痛、理脾開胃,配以炒白芍,一動一靜,一散一收,緩急行氣,佐以沉香曲,降逆和胃。動靜相得,至善至美。適用于氣滯胃寒型胃脘痛證。全方理氣力宏,偏于溫熱,故氣虛血熱證不宜飲用。[6]
甘松舒郁茶
功用:茶理脾開胃,具鎮(zhèn)靜安神,抗心律不齊及緩解肺、胃腸平滑肌痙攣之效。
材料:甘松70克,九節(jié)菖蒲90克,朱砂茯神10克。
做法:以上三味共研粗末,每次取30克,放入熱水瓶中,沖入半瓶沸水,旋緊瓶塞,10~20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2劑。
按語:甘松功在行氣止痛、理脾開胃,含有馬兜鈴稀、甘松酮等多種成分,具有鎮(zhèn)靜安定、抗心律不齊以及緩解肺及胃腸平滑肌痙攣等作用;用甘松配以開竅豁痰、理氣的菖蒲和寧心安神的朱砂茯神,三味藥均具有鎮(zhèn)靜功效,一起沖泡則能加強協(xié)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