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茯茶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7)》
發布時間:2024-08-25 點擊:82
為了重振茯茶,也為了進一步挖掘涇陽茯磚茶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咸陽市編制了《咸陽茯茶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7)》。茯茶這一古老名茶迎來了大發展。目前在咸陽市,僅涇陽縣就聚集了34家茯茶企業,一座頗具規模的茯茶產業園區正在建設之中。“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提出,給茯茶這一古絲綢之路上的主要貿易商品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涇陽縣委常委王軍仁告訴記者。
涇陽成為南茶西運的集散地和中轉站始于漢、聞于唐、興于宋。北宋神宗熙寧元年,一涇陽籍茶商船運茶至涇,卸船時有一些大包茶掉入河中,撈起晾曬渥堆后,打成小包入庫,數月后起運時發現茶葉顏色變黑,葉片中長出了“金花”。泡湯嘗試,湯味醇厚平順,喝后舌根有點甜。茶商把這種茶西運,牧民都說好喝。這種在伏天“發酵”、又有著茯苓草藥香味的茶葉,從此就有了個好聽的名字:“茯茶”。
這種口感獨特的“神秘之茶”由此走上了西行之路,沿古絲綢之路銷往西北。清代《秦疆治略》記載,“涇陽縣官茶進關,運至茶店,另行檢做,轉運西行,檢茶之人,亦有萬余。”
抿一口茯茶,入口醇厚,回味清甜,令人神清氣爽。品著茶,馬恒光講述了一個龐大的“策劃”:他們將在8月帶著100多頭駱駝,由100多人著古裝,馱著涇陽茯磚茶,重走古絲綢之路,目的地是哈薩克斯坦“陜西村”。他要在那里開一家涇盛裕茯茶店。這正是他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