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陶說專欄:建水白陶柴燒燒制過程分享
發布時間:2024-08-22 點擊:190
薪火相傳,柴天改物。燒犀觀火,結合五行。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衣渥匀?,返璞歸真。
建水白陶是建水陶中的一種,是采用建水紫陶五色土中的白泥和青泥配制,一般配兌比例為:白土75%,青土25%,白、青兩種泥料的特點是可塑性弱,黏性強,耐高溫。它們硅、鋁成分含量高,泥性比含鐵成分高的紅陶要硬。所以燒制的溫度在1200度以上,比紫陶燒制的溫度要高一些,燒出感覺也有所區別,所有燒窯者一般都會把白陶和紫陶分開來燒,降低破損率。
圖為:建水白泥
圖為:建水五色土
在前兩年的時間我主要研究紫泥偏多,擅長燒紫泥刻填柴燒,在基地所建窯也是專門為紫泥柴燒設計,在之前的燒窯過程中每一窯都嘗試不同的燒法和形式來體現紫陶柴燒,也算是很成熟了。
這一窯白陶柴燒會怎樣?我也不知道,但是既然每一步都努力做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還有三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燒好,開窯需要等到4月18日左右,窯內溫度燒到1200°以上需要冷卻幾天,溫度下降方可開窯。
本想直接開窯的時候分享成品,可還是很多人對柴燒的概念還是很模糊,見了太多仿柴燒,不信真柴燒的存在。我就前期這些過程一一分享給大家。
圖為:提前一個月的準備
燒窯之前大概需要提前一個月(根據窯口大小和燒制的多少來決定)準備需要燒制的濕坯,我的窯是2.5個立方,所以前期準備時間較長。一般會做花器、壺、缸、主人杯等,大小搭配。
圖為:燒窯前準備白陶濕坯
白陶是使用白土與青土搭配比例不同呈色也會稍有區別,白陶坯濕度還大的情況下也會呈青灰色。
圖為:燒窯前幾天的準備
燒窯前期還需要準備足夠的木柴(根據不同的灰效果),裝窯,這也是一個比較耗大的工程,我燒制的是屬于裸燒(直接放硅板上),沒有匣缽罩著燒,但是搭建硅板每個坯子下方放底足,防止釉流下,粘在硅板上,一層一層擺好也需要2-3天的時間。
圖為:準備燒制木柴
圖為:燒窯前給坯體放底足
圖為:裝窯
圖為:燒窯開始
全部裝完之后,開始關閉閘門,燒香點火,開始燒窯。
圖為:點香禱告,點火開燒
圖為:第一個夜晚
窯內溫度特別高。
圖為:第二個夜晚
再說一下燒好的時間預計在16號左右,開窯時間在18號,開窯后會把成品分享在下一篇。(本圖文系“紫陶說”提供福建白茶網發布,圖文解釋權歸“紫陶說”所有,與福建白茶網無關,其他媒體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