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氣候對普洱茶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4-08-20 點擊:56
地域、氣候對普洱茶的影響
云南普洱茶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北緯度5度以南的滇南茶區:包括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大理、紅河、文山等22個縣市。如西雙版納、思茅、臨滄是普洱茶的主要產地,普洱縣是歷史上普洱茶的集散地。這一地區的氣候主要有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和北熱帶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度17—22℃,大于或等于10℃的活動積溫在6000—8300℃/年降雨量在1200—1800毫米。西盟的年降雨量為2812.9毫米。這些優越的氣候條件為該區種植的云南大葉種茶創造了適宜的生長條件,也為普洱茶化學品質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其中,酯型兒茶素特別顯著。另外,光照強度和日照量也顯著影響葉組織中氨基酸的含量,茶氨基酸含量的變化更顯暑。光照還是茶葉色素(如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葉黃素、花青素)形成的重要調節因子。溫度特別是積溫對茶樹生長的作用極大,其生理生化過程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光照、溫度對茶多酚有利。同時,水分不足會影響糖類物質的代謝,最終影響到多酚類物質的生物合成和積累。由此看來環境條件對茶樹生理代謝的影響是深刻的,這對品種的適制性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總之,要形成云南普洱茶特有的品質特色,是不能離開云南(特別是普洱茶區)這一優越的自然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