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熟茶?最好是買放了幾年的?
發布時間:2024-08-19 點擊:73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有不少人喜歡生茶的青味。所以喝茶喜歡喝頭春,但對于熟茶來說,則恰恰相反。在價格能夠接受的情況下,最好是越陳越好。
曾經有一個朋友拿著一片“新熟茶”來一起分享。當時他說這款熟茶別看是新茶,可是香氣、厚度那都是一流的。等喝完茶之后,他還特意拿綿紙上的日期來給我看,說這款茶是多么的新。
當時我對他說,這片茶從壓餅的日期來看,的確算做新茶。但從原料上來說,至少已經放了2、3年了。朋友不信,還特意打電話詢問廠家,茶廠負責人告訴朋友,他手上的那片茶,是積攢了好幾年的原料一起壓制的,年份最短的也有3年了。
朋友回來問我為什么,我說很簡單。就三個字“渥堆味”,渥堆的味道是熟茶最大的缺陷之一。盡管這些年無數廠家想改良這個缺陷,目前只能做到降低,而無法做到清除。
通常情況下,普洱茶發酵的程度的不同決定渥堆味的大小。發酵程度高的,渥堆味大一些。發酵程度低的,渥堆味小一些。
現在有一種輕發酵工藝,然后再壓餅的時候放入一些生茶,這種產品雖然能做到新品沒有太大的渥堆味,但是還沒有獲得市場上大部分茶客的認可。
通常情況下,廠商發酵完熟茶后,都會進行很長時間的存放,目的就是消除原料的渥堆味。只有那些品質特別差,急著賺錢的茶商,才會把剛剛發酵好的毛料進行壓餅。
至于如何解釋渥堆味很大的問題,他們倒是玩的一手“皇帝新裝式的游戲”,硬把渥堆味描述成什么“勐海味”、“海鮮味”等等。不明就里的茶客上當而不自知,至于喝起來不舒服,則會認為個人口感而不適合喝熟茶。
所以作為新人,買熟茶的時候千萬別被忽悠了。
還有買新茶的時候,多問問茶商,原料放了幾年以上。一般5年以上的最好,2~3年的適中,1年左右的講究。剛剛發酵出來的,試過了,滿意了再入手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