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和正山小種紅茶制作工藝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4-08-09 點擊:62
正山小種制法分為傳統制法和非傳統制法兩類。傳統紅碎茶:以傳統揉捻機自然產生的紅碎茶滋味濃,但產量較低。非傳統制法的紅碎茶:分為轉子紅碎茶,以c.t.c揉切機生產紅碎茶,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揉切方法。萎凋葉通過兩個不銹鋼滾軸間隙的時間不到一秒鐘就達到了破壞細胞的目的,使葉子全部軋碎衣顆粒狀,青葉經萎凋、揉捻、發酵完成后,再用帶有松柴余煙的炭火烘干。
普洱茶有其獨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經過殺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幾道工序。鮮采的茶葉,經殺青、揉捻、干燥之后,成為普洱毛青。這時的毛青,韻味濃峻、銳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續工序的不同分為“熟茶”和“生茶”經過堆悶轉熟的就成為“熟茶”再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貯放,待其味質穩凈,便可貨賣。貯放時間一般需要3——5年。“生茶”指毛茶不經過堆悶工序而完全自然轉化。自然轉化的進程相當緩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穩熟后的生茶,其陳香中仍然存留活潑生動的韻致,且時間越長,其內香及活力亦發顯露和穩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賣舊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