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茶文化新地標崛起
發布時間:2025-04-12 點擊:9
10月10日,第二屆中國·濟南(槐蔭)茶文化博覽會暨濟南1953·茶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將在廣友茶城舉行。歷經60余載,原本根據蘇聯專家設計圖紙建設的倉庫,經過能工巧匠細心雕琢,幻化為濟南1953·茶文化創意產業園,為張莊路茶文化特色商業街又增添濃重的一筆,一座嶄新的茶文化地標建筑即將揭開她的面紗。
濟南1953·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是濟南市重點文化產業園區。整個園區占地面積近80畝,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設有展館近200個。產業園建筑風格沿襲原“蘇式倉庫”特色,在保留原倉庫建筑元素基礎上,與現代藝術融合創意設計而成。
園區中保留的鐵路專用線系解放軍“711”部隊鐵路專用線(又稱濟南空軍1號專用線)1953年連接的兩條商儲專用支線,利用站臺和站臺庫配以蒸汽機車和綠色車廂,營造建國初期商品流通的繁忙景象和個性場景,呈現出一幅古樸與現代相輝映的畫面。
整個園區按遺存設施位置和結構,共分成a、b、c、d、e五個區域。館區可舉辦業界論壇、茶藝表演、茶藝用品鑒賞等各類茶文化活動。目前,已入駐客戶達180家,包含紫砂原泥/原礦博物館、紫砂藝人俱樂部、茶史博覽館、紅木體驗館、茶體驗館等,融入書畫藝術和園林藝術,盡情彰顯產業園的個性魅力,將會成為濟南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其中,a區主館區主要是展示特色名茶及茶用品,涵蓋了茶文化商務、紅木體驗館、茶體驗、茶史博覽及“六大茶系”等知名品牌展示。匯聚了來自全國各產茶區的20多家知名品牌的30余家茶商。六妙白茶、怡清源黑茶、大益普洱、祁門紅茶、白沙溪黑茶、雨林普洱、萬千堂茶具、廣西六堡茶、福鼎白茶等,還有集木雕工藝創作與交流為一體的皆和室木雕工藝等知名茶企紛紛落戶。
館內還將用豐富詳實的圖片資料、文字介紹和實物展示,解讀“六大茶系”的歷史淵源、傳統制作工藝、茶性特征、以及茶俗、茶緣、茶事的茶文化專題展示,營造出一個“館在茶間,茶在館內”茶史博覽館。
利用原“專運線”站臺打造的b區為茶文化休閑體驗區。以蒸汽機車、綠色車廂作為設施原型及載體組合而成。設有紫砂原泥/原礦博物館、紫砂藝人俱樂部及茶葉現場制作加工體驗館等。整個茶文化休閑特色街全長約160米,紫砂博物館和紫砂藝人俱樂部是該區域的點睛之筆。館內藏有中國諸多紫砂大師的經典作品,其以多樣、獨特而又完美的藝術形態,凸顯出紫砂的厚重文脈和技藝水平。館內除展出眾多珍貴的紫砂成品外,還可以通過零距離接觸紫砂原料,看到陶藝器具的制器文化從選料、制坯、燒制等多重工序。在這里既可以領略到紫砂、陶藝名家現場展示的精湛制作技藝,也可以當場訂制書畫名家壺上作畫的成品;體驗者也可親手參與紫砂、陶藝制作,領略中國茶藝的深厚底蘊。
b區域東側開辟的特色微縮種植區,種植了獨具特色的“泉城茶”,足不出戶可欣賞到恬淡的茶園風光,體會采茶、制茶、用泉水泡名茶的愜意感受,讓泉城茶飄香在產業園里,結束了濟南市區沒有茶園的歷史。茶餐廳和休閑茶吧的融入,也將會吸引眾多的茶人聚集于此,進行文化交流、商務洽談、品茶論道,勾勒出一幅極具茶文化韻味的特色街景。
此外,c區、d區、e區在保留老舊“蘇式倉庫”原貌的基礎上,加以修飾提升,突出了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兩個區域集中了茶葉、茶具、茶產品、茶工藝品、珠寶玉器、玉石、文房四寶、木雕、工藝擺件等特色經營。
濟南1953·茶文化創意產業園,將融入書畫藝術、園林藝術,充分體現茶文化氛圍,打造成休閑觀光等特色的“茶文化主題概念”創意產業園區。經歷60年的風雨兼程,曾經為當時國民經濟發展,居民生活用品調配、儲存起到了不可(滅作用的倉庫接觸歷史文化符號,保留提升企業歷史文化內涵,引導泉城市民由喝茶到品茶,由品茶到鑒茶,由鑒茶到享受的新型消費理念。這個輻射山東和周邊省份的儲運倉庫歷久彌新,愈發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