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邁古茶山的姊妹山︱老包開講
發(fā)布時間:2025-04-08 點擊:15
圖為:剛下了一場大雨,搶栽“雷響田”(包忠華/攝)
南段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糯福鄉(xiāng)的南段、洛勐、阿里、宛卡、戈的等村,共有茶園28600畝,其中古茶園面積868畝;南段古茶山最高海撥2150米,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茶園生長在海拔1600米-2100米之間,四季氣候溫涼;植被為山地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保護非常完整;土壤為沙粒赤紅壤,富含各種微量元素,透水、透氣性好。是中國與緬甸分界的山,國境線長56.8公里。糯福位于瀾滄縣南部,距縣城97公里,全鄉(xiāng)轄糯福、阿里、宛卡、南段、洛勐、戈的、勐宋、阿木嘎、壩卡乃等9個村民委員會,92個村民小組,有國土面積879平方公里。糯福鄉(xiāng)居住著拉祜、哈尼、佤、傣等多種少數民族,是拉祜文字的發(fā)源地。
從景邁山的芒景村往前16公里就是南門河,海拔不到800米,一個v形河谷,沒走多久,茶園逐漸稀疏,然后過渡到橡膠林,進入糯福鄉(xiāng)洛勐村,又是橡膠林漸漸變成了茶園。自古以來拉祜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習慣于定居在山上,南段古茶山上的居民大都居住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腰上。由于河流、溝渠缺水,種田只能種“雷響田”--要等天空雷電交加之時,在雨季來臨之后才能栽秧,所以叫“雷響田”。2014年6月13日,我到南段古茶山采訪,前夜下了一夜的大雨,恰逢當地百姓在抓緊栽秧,看到3個男子一人在犁田,一人在耙田,一人在糊埂,8個年輕婦女在栽秧,突然聽到一陣歡歌笑語,女方唱:“大河發(fā)水小河干,過河栽下一丘秧,認得秧好早下種,曉得好玩早成雙?!蹦蟹交貞骸按筇镌匝砉瓤孟?,谷棵下面有秧雞,抓著秧雞來下酒,抓著小妹來做妻?!蔽亿s忙照下幾張難得的照片,終于碰到了久違的田園美景,讓人追憶起鄉(xiāng)愁。
(包忠華/攝)
南段茶山只要有茶園就蓋有簡易小屋,我們好奇的詢問陪同的張文燦經理。他說:“茶園里蓋小屋是這里的傳統(tǒng),過去全都是小草屋,特別好看,現(xiàn)在很多用石棉瓦代替茅草。它的用途首先是避雨休息;其次是攤涼茶葉;還有一個用途就讓你們猜猜?!痹谖覀円环叽傧?,他笑著說:“過去生活在這里的人都比較貧困,每家的干欄式草屋,人和牲畜擁擠地住在一起,年輕小伙和姑娘談情說愛不方便,就到茶園小草屋里來談戀愛。”拉祜族、佤族是幸福指數特高的民族之一,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月亮升起來,山寨靜悄悄,青年男女在小屋里傾訴心聲,唱著“蘆笙戀歌”、“快樂拉祜”。所以人們就給這些簡易小屋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拉祜甜蜜小屋”。
南段山原始森林里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山中有“三寶”:多雨果、野楊梅、南段野茶。普洱市有117.8萬畝野生茶樹群落,而南段野茶是一個特殊變種,茶果是單核的,為了保護茶樹資源,瀾滄縣嚴禁采摘、銷售野生茶。登上南段山海撥2150米的最高峰,這里常年云霧繚繞,可以欣賞景邁山美景,觀古村落、古寺廟,游夸國長廊,賞異國山水。
龍竹棚老寨是目前拉祜文化保存最完整,風光最美麗的拉祜族寨子之一。寨子后有一稍高的靠山,山向兩邊延伸,寨子仿佛象坐落在一把龍椅上,是一個極佳的風水寶地,寨子邊自然生長著很多竹子,拉祜族的先民們就把這里叫龍竹棚。寨子最高處是神秘、莊重的佛房及神鼓。只要有拉祜族寨子都要建一座佛房,佛房也有級次之分,龍竹棚佛房就統(tǒng)領其他多個寨子的佛房,其中包括緬甸的6個寨子,信徒要在這里祭拜后才能回到自己寨子的佛房祭司,龍竹棚佛房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佛堂。
圖為:龍竹棚古茶園(包忠華/攝)
南段村是南段古茶山的核心區(qū),有720戶,2400多人,茶葉是這里的主業(yè),全村有茶園面積1.4畝,其中古茶660多畝。南段茶山的茶園大多是改革開放后種植的臺地茶,普洱市2010年開始實施生態(tài)茶園建設,把景邁山上的臺地茶進行稀疏留養(yǎng),從原來的每畝1000多株,只保留300-400株后,茶葉產量雖然減少,但茶葉品質顯著提升,價格明顯提高。也影響帶動了南段茶山進行稀疏留養(yǎng)改造生態(tài)茶,引進企業(yè)建加工廠,籌建龍竹棚茶莊園,打造“龍竹棚”茶葉品牌,將對哪里的生態(tài)茶進行有機茶轉換認證。
龍竹棚拉祜族寨子周邊古茶園是南段茶山的核心區(qū),主要分布在龍竹棚拉祜族寨子周圍群山之中,走進這里的古茶園仿佛是在景邁山大平掌,參天古樹之下的茶樹錯落有致,稀疏合理,茶樹的枝干上不時長有“螃蟹腳”?!绑π纺_”只有在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別好的古茶樹才會生長。
圖為:龍竹棚老寨(包忠華/攝)
南段山與景邁山僅南門河一河之隔,南段古茶山與景邁古茶山土壤、氣候、雨量、植被等自然環(huán)境近似。南段古茶山種茶歷史沒有景邁山久遠,茶種及種茶技術皆從景邁山傳入,品質湯色黃綠明亮,香氣密香,滋味醇厚,回甘持久。所以它的茶質、香氣、湯色都與景邁山近似。當地政府結合茶資源、茶文化、拉祜文化、邊界文化的自然稟賦,打造南段古茶山和“龍竹棚”茶葉品牌。在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時,南段古茶山也列入輻射、緩沖區(qū)域。所以南段古茶山被稱為景邁古茶山的姊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