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茶樹種植的立體農業模式
發布時間:2025-04-04 點擊:17
3月31日訊 近年來,重慶綦江區永新鎮在農業發展上不斷追求創新,跳出了單一的農業模式,開創了“梨、茶、雞”的立體農業發展模式,農民畝產值立馬翻倍了。
如今,綦江區永新鎮跳出“圈塊地種花收景區門票賺錢”這種簡單模式,探索出了梨樹下種茶樹、茶樹下養雞的新型綜合發展道路。
昨天,80余名記者編輯來到綦江永新鎮一探究竟。據了解,1995年,為了發展產業促農增收,永新鎮石坪村開始栽種梨樹,而后梨子產業意外收獲了“梨花經濟”,帶動了該村的鄉村旅游。但“花無百日紅”,怎樣才能擺脫賞花旅游對花期的依賴?對此,永新鎮做了積極思考和探索。
“位于石坪村的梨花山景區有3500畝梨樹,盡管規模做大了,我們仍然不在賞花景區收費,同時我們還在部分梨花樹下栽種了油菜花,豐富景區植被色彩。”永新鎮黨委書記張光強說,但是,想要讓“賞花經濟”可持續發展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梨樹栽種的間隔距離較寬,其間長滿了雜草,還要請工人除草,那我們就在梨樹下套種茶樹,除草這一人工費用便可省去,同時,進一步做深做細農業立體化,在樹下養雞,茶樹上的蟲喂雞,雞也成為了生態產品。”張光強細數著農業立體化發展的好處,他說,如果村民只種梨,畝產值在2000元左右,如果發展“梨、茶、雞”,畝產值將提高1倍以上。
據了解,如今永新鎮利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成功打造了1200畝的“梨、茶、雞”立體化生態農業,下一步將大范圍推廣。
永新鎮的探索之路仍未停歇,他們還準備在“梨、茶、雞”的基礎上,套種名貴中藥材石斛。
“石斛是寄生植物,很多樹上都可寄種,但最適合的還是梨樹。目前鎮上正在進行學習考察,計劃下一步將對石斛進行引種。”張光強說,茶樹的綠色不僅可以襯托白色的梨花,而且采茶體驗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時,石斛花既漂亮花期又長,不僅可以延長賞花旅游時間,還可以盤活“賞花經濟”,創造更大經濟價值。
石坪村村民陳佐對“梨、茶、雞”種養模式充滿信心:“現在我種了10畝梨樹,養了2000多只雞,今后套種茶樹,將增加1萬元的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