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文縣:以“茶”為媒向南開放
發布時間:2025-04-03 點擊:26
“433”發展戰略明確提出,要“把隴南建成甘肅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地處甘肅東南部的文縣,與四川廣元、綿陽、阿壩,陜西漢中兩省四市(州)的多個縣接壤,區位優勢明顯,是隴南向南開放的“南大門”。碧口片區在文縣最南端,文縣通過扶持發展茶葉等優勢產業、進行碧口小城鎮建設,重樹了碧口商旅重鎮新形象。同時,碧口大力發展以茶鄉體驗、茶園觀光、茶藝活動為主的茶園生態游,吸引了眾多客商及游客。碧口,正在成為隴南向南開放的“新窗口”、主陣地。
“把隴南建成甘肅向南開放的橋頭堡。”
———這是市委把全市放在全國全省經濟發展大格局中去考量,從全局和戰略的角度去深刻思考的結果,是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在新的起點上謀劃的新舉措。
文縣在隴南最南端,區位優勢明顯,是隴南向南開放的“南大門”,而碧口片區則是隴南向南開放的“新窗口”、主陣地。
“要充分發揮文縣地處甘陜川三省交界處的區位優勢,帶頭大力實施市委‘向南開放’戰略,努力把文縣打造成隴南向南開放的前哨和窗口。”文縣縣委十四屆九次全委會議對落實市委“向南開放”戰略作出安排。
“與康縣、陜西寧強、四川青川等聯合打造‘碧口—陽壩—青木川—昭化’旅游區。積極謀劃建設一批與周邊縣區緊密相連的‘聯網路’,打通一批‘斷頭路’,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梁’,推動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為‘向南開放’奠定堅實基礎。”文縣政府對實施市委“向南開放”戰略精心部署。
培育特色產業,擴大品牌輻射效應
碧口片區種茶歷史悠久,其海拔低,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適宜茶樹生長。文縣碧口綠茶,系采摘細嫩芽葉精制而成,外形扁平,色澤翠綠,湯色黃綠,滋味濃厚,耐沖泡,早已蜚聲省內外。
去年,文縣對全縣茶葉品牌進行整合,統一注冊認證了“文縣綠茶”品牌,并申報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今年,文縣將在碧口片區水蒿坪、馬家山、李子壩、碧峰溝等地生態茶園推廣茶園觀光采茶體驗活動,促進茶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據文縣茶葉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文縣現有茶葉種植面積7.37萬畝,其中投產茶園4.8萬畝。
在特色茶產業培育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文縣依托碧口片區光熱水土資源,大力發展魔芋、食用菌、核桃、枇杷、美國大櫻桃等特色產業,引導扶持特色水產(大鯢等)養殖,全力助農增收。
“這里的茶產品品質非常好,是真正的綠色無公害純天然有機茶,不愁銷路,銷往省內及陜西、四川、山西等地。”水蒿坪村村支書高清明說道。
完善基礎實施,重樹商旅重鎮新形象
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清時期,碧口就每日有來往馱運騾馬100多匹,肩挑背負及來往客商1000多人,商品交易以茶葉為最,向南通過水路下成都到重慶,向北溯白龍江而上至武都抵蘭州,其日均交易額達八九萬元,可謂“萬商云集”。
近年來,文縣高度重視碧口小城鎮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編制了碧口鎮總規,完成了一批城鎮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再現了碧口片區明清水陸碼頭盛況。
———建成甘肅省唯一的茶葉博物館,其坐落在風光旖旎的碧口石龍溝水蒿坪村,建筑面積600平方米。
———完成濱江(白龍江沿岸)風情線打造工程3.5公里,景觀按“一坡一籬一路,四場五景”進行布局,再現了生態小江南的古鎮風格。
———完成碧口鎮中街仿古風貌工程建設,以古樸鎮貌為原型,新增仿古柱廊、坡檐、木門、挑枋、掛落等建筑裝飾。
———完成碧山公園建設,公園總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
———建成碧口濱江公園,一道古長城,兩壁浮雕群,三條直行道,四座景觀涼廳,五大廣場等,著力再現碧口輝煌的古鎮文化。
———完成碧峰溝水景觀打造工程,對碧峰溝溝口段河道進行了清淤,建成重力式雍水壩6道,雍水成湖,安裝了景觀燈。
同時建成數家老茶館,以舊時風貌還原喝茶聽書唱曲的悠悠歲月,完成了碧口中街道路拓改與排水工程,建成防災避災中心,詳細規劃早陽壩新區建設。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重點推進主要街道、212國道等干線公路兩側的環境整治,對城鄉接合部進行環境綜合整治。
做大旅游品牌,打造生態旅游度假勝地
“小鎮歷史文化氣息濃厚,建設得很有江南韻味,飲食也很有特色。”來自陜西西安的趙先生,在古城墻上流連忘返。這是他對碧口最為直觀的評價。
碧口石龍溝綠樹成蔭,溪流潺潺,茶園吐翠,風光旖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石龍溝流域內的水蒿坪村、馬家山村是文縣茶葉的主產區之一,被評為全省“千村美麗”示范村,成為甘、川、陜三省交界處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風景區。
“這段時間,來自外地的游客逐漸多了起來,生意就很好。”馬家山村“老茶樹”農家樂女老板一邊說一邊忙著洗菜。僅在馬家山就有“香茗園”等主打“茶”文化的農家樂5家。開辦農家樂成為茶鄉群眾又一增收的好途徑。
近年來,文縣科學化規劃、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高標準建設、規范化管理,全力打造出“魅力碧口,宜居小鎮”。
相關數據顯示,文縣去年旅游收入實現3.25億元,新增農家樂20余家,總數達到80余家。
今春,文縣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隴南文縣)白馬人民俗文化旅游節,節會期間,文縣與四川省九寨溝縣、平武縣、青川縣,陜西省寧強縣及隴南市其他8個縣區共同簽署了甘川陜旅游融合發展框架協議,作為“秦嶺關鎖、邊界要沖”的碧口片區,在此框架協議中區位優勢凸顯,下一步文縣將按照這個協議,大力發展以“茶鄉體驗、茶園觀光、茶藝活動”為主體的茶園生態游,做大做強茶園生態旅游品牌,努力把石龍溝流域打造成川北陜南群眾旅游度假的特色旅游景區。同時,搶抓四川省綿陽市與隴南市加強旅游開發合作、著力構建大九寨旅游圈的機遇,將碧口片區特色鄉村旅游納入九寨溝環線的精品旅游線路,并力爭年內把碧口古鎮打造成3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