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頭采茶”與“頭春茶”的區(qū)別嗎?
發(fā)布時間:2025-03-31 點擊:11
早采三天是寶,晚采三天成草,大家都知道明前茶最珍貴。茶樹經過整整一個冬季的休眠和養(yǎng)分累積,有機物質十分充足,加上春季雨量充分、溫度適中,使得茶芽肥碩,內含物質豐富,其鮮爽度、飽滿度和協(xié)調度都極高。白毫銀針和高級牡丹,都要趕在清明前采摘。
嫩芽從枝頭剛一露頭,就得趕緊采,而且采摘時間也就那么7、8天,稍晚幾天就就都長成葉子了,自然也就賣不了好的價錢。所以有早采三天是寶,晚采三天是草的說法。
區(qū)別和關系
我們經常會聽到頭采、頭茬、頭春等術語,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和關系呢?
頭采:也就是一年中第一次采摘;
頭茬:就是茶樹在春天生長出來的第一批芽頭;
頭春:明前茶即為頭春茶;
茶葉萌發(fā)新芽是有一定周期性的,按此周期有頭春,二春和三春;
按著樹種、山場、海拔的不同,頭春開采的具體時間也不盡相同。
有時受氣候影響,尤其海拔較高的茶山,頭采時間會錯過明前,雖不是明前茶,但確為頭采,也絕對是好茶;
頭春一般可以采3、4輪或更多,第1輪叫頭春頭采,但此時的芽頭大小不等,有的生長快,有的則遲些,所以茶青便會長短不等。
頭春與二春相隔在一周左右,二春還會有新芽萌出;
頭茬是指頭春茶的第一批芽頭,因為茶葉的萌芽是持續(xù)且參差不齊的,所以在頭采、二采、三采中都會有頭茬存在;
感覺有點像繞口令吧,簡單來說:
1、頭春茶就是明前采的茶,
2、頭春頭采是明前采的第一批茶,
3、頭采茶是春天第一批采的茶,可能在清明前,也可能在清明后,受氣候和海拔影響。
春茶,茶葉的萌芽、生長、發(fā)育都處在比較高的水平,不管是白毫銀針還是高級牡丹,都是茶中珍品,都非常鮮嫩,采摘難度大產量少,內含物質豐富,加上良好的加工工藝和存儲環(huán)境,以后的品飲、收藏、饋贈等價值都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