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化山頭概念其實是一種保護
發布時間:2025-03-30 點擊:17
紅酒看酒莊,普洱看山頭。
酒莊發展了幾百年,從葡萄園的種植到葡萄酒的釀制已經成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普洱茶也發展了幾百年,磕磕碰碰,斷斷續續。可持續發展停留在紙面上,茶山一旦出名就等于宣告了死亡日期。再古老的茶樹被瘋狂采摘之后,也變得沒有價值。
好的茶葉來自于特定的茶園,茶園產好茶因為其獨特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沒有了,好茶也跟著煙消云散。普洱茶市場有時候非常有趣:大家一面說著現在的老班章已經沒辦法跟以前相比,到了采摘季又瘋狂涌入。生態環境越破壞越要采摘,說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甭管茶有沒有以前的好,先把眼前的采了,到手的賣了再說。不賺錢怎么保護生態,不破壞生態怎么賺錢。茶山很尷尬,市場也很尷尬。
今年云南茶葉協會提出弱化山頭的概念,開始強化大產區。這對普洱茶名山來說是一種好事,如果這個概念能夠成為現實,大家的資金不再聚集到某幾個山頭之上,或許已經失去的自然環境會再度回歸,曾經的好茶也會再現。
最近有一些做茶的朋友說,名山概念沒有了,普洱茶也就沒得玩了。普洱茶市場又會回到那個名山古寨與臺地不分家的時代,怎么可能呢。古樹茶已然成熟,以后的市場古樹茶就算不提及老班章也會提到布朗山。布朗山古樹茶難道不夠高大上?至少茶商在做茶的時候,會綜合考慮布朗山上所有寨子毛茶的價格,處于利益的考量,沒有誰會放著便宜的料不收去收貴料。這樣原料價格一回歸,采摘也就不會如此瘋狂,這樣有利于茶山生態的保護。
對于云南當地民生而言,茶山是茶農的命根,沒了茶樹很多茶農收入將會大打折扣。這就是民生問題,所以弱化山頭是早晚的事情。而執迷不悟玩山頭的茶商最終會被山頭玩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