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品飲的七大方法
發布時間:2025-03-30 點擊:22
不同茶類的飲用方法,并沒有明顯的界限。但人們在品飲時,對各種茶的追求不一樣,如對普洱茶、武夷巖茶講究釅和香,綠茶講究清香,紅茶講究濃鮮,西湖龍井講究色、香、味、形……總的說來,對各種茶的要求都講究一個“醇”字,這就是各種茶的固有本色。人們之所以要強調各種茶的飲用方法,其實,無非是為了發揮各種茶的固有特色罷了。本節我們就來學習綠茶品飲有哪些方法吧。
綠茶品飲的七大方法
1、玻璃杯泡飲。
此法適于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便于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內質。
泡飲之前,先欣賞干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置于無異味的潔白紙上,觀看茶葉形態。名茶的造型,因品種不同,或條、或扁、或螺、或針欣賞其制作工藝;察看茶葉色澤,或碧綠,或深綠,或黃綠,或多毫;再干嗅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稱為“賞茶”。然后進入沖泡。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飲細嫩名茶,便于觀察茶在水中的緩慢舒展、游動、變幻過程,人們稱其為“茶舞”。泡茶的具體操作,可視茶條的松緊不同,分別采用兩種沖泡法:
一是沖泡外形緊結重實的名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都勻毛尖、蒙頂甘露、廬山云霧、福建蓮芯、凌云白毫、涌溪火青、高橋銀峰、蒼山雪綠等,可用“上投法”。即洗凈茶杯后,先將85~90℃開水沖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一般不須加蓋,茶葉便會自動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線下沉,有的則徘徊緩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茶吸收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二葉,單芽、單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劍,葉如旗;湯面水氣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熱嗅聞茶湯香氣,令人心曠神怡;觀察茶湯顏色,或黃綠碧清,或乳白微綠,或淡綠微黃隔杯對著陽光透視,還可見到湯中有細細茸毫沉浮游動,閃閃發光,星斑點點。茶葉細嫩多毫,湯中散毫就多,此乃嫩茶特色。這個過程稱為濕看欣賞。
待茶湯涼至適口,品嘗茶湯滋味,宜小口品啜,緩慢吞咽,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細細領略名茶的風韻。此時舌與鼻并用,可從茶湯中品出嫩茶香氣,頓覺沁人心脾。此謂一開茶,著重品嘗茶的頭開鮮味與茶香;飲至杯中茶湯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時(不宜一開全部飲干),再續加開水,謂之二開茶。如若泡飲茶葉肥壯的名茶,二開茶湯正濃,飲后舌本回甘,余味無窮,齒頰留香,身心舒暢。飲至三開,一般茶味已淡,續水再飲就顯得淡薄無味了。
二是泡飲茶條松展的名茶,如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蘭花等,如用“上投法”,茶葉浮于湯面不易下沉??捎谩爸型斗ā?,即在干茶欣賞以后,取茶入杯,沖入90℃開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時,稍停二分鐘,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沖水至滿,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下沉,或游移于沉浮之間,觀其茶形動態,別具茶趣。其他各項欣賞、品飲如前。
泡飲細嫩名茶,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當然亦可,但不能透視茶在杯中變化全貌,不能充分領略湯中茶趣,是一不足。
2、瓷杯泡飲法
瓷杯泡飲法適于泡飲中高檔綠茶,如一、二級炒青、珠茶、烘青、曬青之類,重在適口、品味或解渴。
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香、形后,入杯沖泡??扇 爸型斗ā被颉跋峦斗ā?,用95~100℃初開沸水沖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后開蓋,嗅茶香,嘗茶味,視茶湯濃淡程度,飲至三開即可。這種泡飲法用于客來敬茶和辦公時間飲茶較為方便。
杯泡法,茶葉與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為適中。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
3、茶壺泡飲法
一般不宜泡飲細嫩名茶,因水多,不易降溫,會悶熟茶葉,使茶葉失去清鮮香味。壺泡法適于沖泡中低檔綠茶,這類茶葉中多纖維素,耐沖泡,茶味也濃。泡茶時,先洗凈壺具,取茶入壺,用100℃初開沸水沖泡至滿,3~5分鐘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飲。飲茶人多時,用壺泡法較好,因不在欣賞茶趣,而在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暢敘茶誼。
客來敬茶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禮節,敬茶一般以杯泡法較為隆重。壺泡法,相對而言有些粗俗。有些地區,為表達敬客心意,還在茶中放糖調飲,以示甜甜蜜蜜。
4、飲茶吃渣法
名貴細嫩綠茶飲完后留下的茶渣(葉底),十分鮮嫩可愛,棄之可惜,有些地區的人們便將茶渣咀嚼吞食,以充分利用茶中營養物質,此舉雖覺不雅,但實則有益。當然。茶葉偏老、纖維質老化,就不宜嚼食了。這種吃茶嚼渣法古已有之,《清稗類鈔》中便有記述:“湘人于茶,不惟飲其汁,輒并茶葉而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若就壺斟之以奉客,為不敬,客去,啟茶碗之蓋,中無所有,蓋茶葉已入腹矣?!苯裉斓暮系鹊厣絽^農村,仍有這種嚼食茶渣的風俗習慣。
5、茶泡飯飲用法
在江南農村,農忙季節,或夏季天熱,人們沒有閑暇時間細細品茶,便往往將飲茶與吃飯結合進行。每日泡就大壺茶、大缸茶,吃飯時,倒茶入米飯,茶、飯、菜一道吃下,特別爽口,民間稱之“茶泡飯”。此法不獨中國有,東鄰日本也有。
6、單開泡飲法
茶葉只泡一開,即提去茶渣棄之,然后在濃茶湯中加入白糖,有的還加牛奶、檸檬之類,調兌后飲用。這種飲法適用袋泡茶。此種袋泡茶內裝茶末,一開便能充分泡出茶汁。多為國外人士飲用。
7、薄荷糖茶烹飲法
中國古人飲茶,采用烹煮,并加香料和其他調味品共飲。
煮茶時,先洗凈茶具,取茶25~30克入壺,沖入溫水,蓋好壺蓋,搖晃數下,再將茶水倒出棄之,謂之“洗茶”——洗去茶中沾染的浮塵(穆斯林特愛潔凈),再加水入壺,隨同放入相當8塊方糖量的白糖,加3枝新鮮薄荷枝葉入壺,與茶共煮,在無煙炭爐上煮沸約5~8分鐘后,成濃厚茶湯,倒入數個小玻璃杯中;備一空杯,將杯中茶湯提高沖兌入空杯,反復倒兌數次,充分調勻茶湯。此時只見茶湯色澤黃褐,上浮許多泡沫,他們認為泡沫愈多表示茶質愈好。待茶溫降至適口時,送給席地圍坐爐旁的人們慢慢品飲,謂之頭杯茶,茶汁粘重,茶味十分濃厚甘甜而爽口,煞是好喝。然后壺中如前加水、加糖、加薄荷,再煮二次,煮時稍延長一二分鐘,謂之二杯茶。飲完二杯,再煮三開。煮過三次茶渣即棄去,用于喂養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