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白沙古井用此水來烹茶煮茗則清香甘洌
發布時間:2025-03-28 點擊:47
長沙白沙古井
在湖南長沙市天心閣下白沙街的東隅,有一座名為回龍山的山岡,在這個山岡下面有一股清泉,據說是“清凈透明,甘洌不竭”,相傳這道泉象征著“文光瑞氣”的白沙星,因而人們將此井命名為白沙古井,享譽長沙第一泉而馳名于海內外。長沙的白沙泉擁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已經對該泉進行開發和利用。一千多年前,白沙泉就有長沙第一泉之稱,名列“江南名泉”之一。明清時代,均有石刻記述此泉。根據清代《一統志》的記載:“在縣東南二里,廣僅尺許,最甘洌,汲久不竭”。這道泉水的水質極佳,泉水可謂是透明見底,旱季/涸,澇而不溢,味道非常可口。跟據《湘城訪古錄》的記載:“其泉清香、甘美,夏涼冬暖。煮為茗,芳潔不變;為酒不酢不滓,漿者不腐;為藥不變其氣味”。可見,這股泉水清且純,不僅是煮茶泡茗的上好泉水,而且用其來進行釀酒、煎藥和食飲,都是極好的水。《長沙府志》曾記述此泉“汲之,桶底浮于桶面”,可見這古井泉水是非常的清澈和透明了。根據民間的傳說,白沙古泉是龍吐之水,所以才如此的明凈清純,甘美爽口。相傳在江西有條孽龍,總是掀起滔天洪水去禍害百姓。這件事被善心的觀音菩薩得知后,就決定制伏孽龍來除暴安民。經過幾次斗法較量,孽龍已經頭破血流,精疲力盡。當它鉆土逃循,想從湘江東岸鉆出地面的時候,因饑餓難忍而向江畔賣面的少婦要一碗面條來充饑,然而這位少婦就是觀音的化身,在此靜候來降伏孽龍。惡龍面條落肚之時,面條瞬間化成銀鏈,牢牢地鎖住龍心。孽龍懇求觀音饒命,并答應日后造福于民,永不為害。觀音認為孽龍已然決心棄惡從善,就將它囚禁在同龍山下。自此以后,回龍山下就泉水流涌,天下太平。
人們說,如果用白沙井的泉水來煮飯做湯,就會不餿不腐;如果用之來煎藥,則藥性不改;如果用之來釀酒,則會醇香撲鼻。白沙井泉更是宜茶之水,用此水來烹茶煮茗,則清香甘洌。用白沙井泉水煮泡的沙水花,已成為長沙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