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劑“東方神藥”不僅拿了艾美獎,還成了美國學生的教材
發布時間:2025-03-23 點擊:19
“茶為國飲”,中國的茶葉不僅成就了著名的貿易神話,也成為中國的一個標志性的象征,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不過這本《中國茶:東方神藥》(chinese tea.elixir of the orient)卻很特別,因為,這個紀錄片是由美國人拍攝完成,可以說,這是美國人試圖用西方的眼光去研究茶葉的起源,淵源還有對世界的影響。
6月10日,這部紀錄片獲得了第69屆美國電視大獎艾美獎包括最佳專題紀錄片獎在內的6項大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后期制作獎和最佳燈光獎。
它和杭州的淵源不只是“茶葉”這一點,該片大部分主要鏡頭的拍攝都在杭州,可以說,“杭州”是成就這部艾美獎獲獎紀錄片的“幕后關鍵人物”,通過這部紀錄片也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杭州。
該紀錄片已成為美國學生的文化教材
中國文化符號有很多個,為什么從茶開始?紀錄片制片人,肯尼索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金克華說,對老外來說,茶比其他中國文化元素離他們的生活更近,“美國是世界上進口茶葉第二多的國家,僅次于俄羅斯。很多美國人都有每天喝茶的習慣,只不過他們喝的都是調味茶,對于茶的本源來說并不了解。”金克華說,如果選擇京劇,對他們來說接受度可能不如茶葉高。
以往展現中國文化紀錄片大多由中國人主導,這部紀錄片從腳本開始都是由7個美國人拍攝而成的,“我只是做一些文化指導,幫他們找到合適的資源。”金克華說,這是他所在的孔子學院所希望的表達中國文化的方式——以外國人的眼光來呈現中國文化的點滴。
紀錄片歷時13個月精心制作而成,并在美國主流電視臺中播出,截至目前,已于電視平臺重播5次,同時在全球的網絡平臺上播放。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60分鐘的紀錄片也被美國佐治亞當地教育廳網絡學校作為中華文化教材進行推廣,成為美國學生的文化教材,這也讓龍井茶文化真正從西湖邊走進了美國主流社會。
杭州是成功的幕后推手
18日,剛從美國返回國內的金克華告訴記者,攝制組于2015年3月來到中國實地取景采訪拍攝,杭州是其主要拍攝地,梅家塢、龍井、臨安等地都作了大量采訪。
金克華說,片中一開始的茶藝表演就是在浙江農林大學拍攝完成的,茶學院的院長,著名作家王旭峰以及一些茶文化方面的專家都出鏡接受了采訪。
“因為經費有限,我們只能來中國拍12天,其中四分之三的時間都是在杭州拍攝的。”金克華歷數了杭州拍攝的場景——在胡慶余堂拍攝茶葉的藥用價值,在梅家塢拍攝采茶和炒茶的畫面,去青藤茶館、和茶館拍攝中國人的品茶文化……整部紀錄片里,可以看到很多杭州熟悉的,與茶葉牽連在一起的鏡頭。
除了浙江農林大學外,該紀錄片還得到了杭州市外辦、杭州文廣集團、杭州文廣新局、杭州市旅委等多個部門參與策劃和拍攝的協調工作,可以說杭州是其成功背后最重要的推手。
金克華對當時來杭拍攝時的一個小細節印象深刻,“當時在蘇堤拍攝,就發現很多市民義務撿垃圾,我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沒看到這樣的場景,美國人看到也特別感動。”
“以前老外說起中國只知道北京、上海,通過我們的這個紀錄片,也希望能夠讓他們多了解一下杭州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魅力。”
“讓美國人來講好中國故事,利用海外的社會資源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這個紀錄片是成功的案例,接下來還要用這個模式來把中國絲綢、篆刻、陶瓷、書畫等推向世界。”金克華說,下一個可能會拍武術,到時候也希望有機會能來杭州取景,因為武術配合西湖的風景,是很美的一幅畫面。原題:《厲害了,我的龍井茶!這劑“東方神藥”不僅拿了艾美獎,還成了美國學生的教材》(作者:張磊,來源:杭州日報)
關于白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福建白茶網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dfdf341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