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武夷精品茶拍賣會:茶葉拍賣從天價漸歸理性
發布時間:2025-03-22 點擊:16
凡是拍賣,總是頻頻創下天價。正在蹣跚中起步的茶葉拍賣市場莫不如此,1斤茶葉動輒數十萬人民幣,令人咋舌。然而,在福建武夷山舉辦的第二屆武夷精品茶拍賣會上,雖然買家頻頻舉牌氣氛熱烈,但成功拍出的64件精品茶,卻未曾創下值得“意料之中”的輝煌,1斤最高不過六萬元。
未曾創下天價的茶葉拍賣,究竟前景如何?福建省拍賣行業協會副會長、福建華興拍賣行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如亮23日晚間在福州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茶葉拍賣理性重于天價,需打破商業炒作的束縛,才能市場化常態化運行。
一位業內人士也稱,各地頻頻拍出天價茶葉之怪象,在很大程度上正演變成“作秀”。
張如亮表示,盡管天價拍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公眾的眼球,起到宣傳茶葉的效果,但作為大宗商品的茶葉,其拍賣會應該既具備文化色彩,又不能背離其商業活動的初衷,從國際上看,茶葉拍賣更注重的是銷售權的拍賣,其成交價格是未來銷售價格的體現。
對于未曾創下天價的茶葉拍賣市場,武夷山市欽品茶業有限公司余則欽認為,這是好事,更加真實了,將有助于茶葉拍賣常態化,將為武夷山茶農茶商提供更為有效的連接消費者與生產者的溝通方式。
據主辦方介紹,為改變拍賣活動拘于商業炒作,特意對精品茶拍品均設立保底價(茶王1萬元/斤,金獎5000元/斤,銀獎3000元/斤,精品獎2000元/斤),凡未達到保底價的均由承辦方按保底價競拍;同時設立封頂防止拍賣虛高,對列入精品茶拍賣的拍品,均由評審組專家設立指導價,凡拍賣價超過指導價兩倍的由拍賣公司協商后收取40%拍賣成本。
由于重在建立的新型茶葉交易模式,受到了茶葉采購商、經銷商的歡迎,上海、廈門、福州等地的采購商對武夷精品茶拍賣表示出更為濃厚的興趣。
最終,66件參拍精品茶中有64件精品茶被拍出。
拍下品種茶王(雀舌)以及水仙茶王的上海話春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萬俊杰表示,于武夷山全國茶葉拍賣交易中心舉辦的茶葉拍賣活動,規則設立合理,對茶葉采購商而言是一福音,“能讓我們最快地買到最優的茶葉。”
張如亮、余則欽等業內人士認為,漸歸理性的茶葉拍賣活動,將推動武夷山茶產業拍賣市場邁上良性發展渠道。
讓他們信心百倍的是,作為茶葉國際貿易的通行方式的拍賣交易,完成了全球70%以上的茶葉貿易量。
與此同時,經商務部和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授權批準,中國拍賣協會武夷山全國茶業拍賣交易中心成立,拍賣交易中心還將成立專家庫,聘請權威的茶葉專家團隊對茶葉進行嚴格審評鑒定,并通過技術監督部門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保障茶葉品質和飲用健康。
張如亮、余則欽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福建省唯一的茶業拍賣交易中心,中國拍賣協會武夷山全國茶業拍賣交易中心市場廣闊。
張如亮說,“在福建武夷山,茶產業拍賣進行常態化運營,將凈化茶葉交易環境,提高流通效率,促使與國際茶葉交易接軌,拍品天天收,拍賣天天做,做到賣的開心,買的稱心,喝的放心。”
自《拍賣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各地拍賣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快速發展起來,它表明拍賣的興旺發達,同時也證明拍賣這個新興行業已被社會各界所認知。但隨著拍賣業的過熱發展,在我們行業內部也出現了不盡人意的地方,無序的惡意競爭日益加劇,影響著拍賣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在充分肯定拍賣業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不正當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危害不除,拍賣業決無寧日。我們要居安思危,當機立斷,迅速行動起來,向不正當競爭的行為開戰,自覺維護拍賣行業的形象和信譽,以確保拍賣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