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歷史上延續下來最古老的發酵食品
發布時間:2025-03-12 點擊:15
1、順應自然是我們構建“原生態食品”的最佳途徑。那么,原生態食品是什么呢?
“原生態食品”,是自然賦予作物的最本原的一種生活狀態,它的特征是自然之美、天然之美、和原始之美。在產品加工上,它的制作工藝忌技術因素造成對作物的破壞性,最大程度的保留作物的原始內容。
(1)普洱茶相比綠茶及其它茶類而言,人工斧鑿痕跡最小。綠茶界經常對普洱茶制作工藝嗤之以鼻,認為普洱茶加工簡單與粗糙,正是普洱茶看似表面的簡單與粗糙,沒有更多的技術手法,才得以將大葉種茶葉豐富的有機物質最大程度的保護下來。
(2)就茶葉的營養物質而言,普洱茶內含的營養物質是大擴容的概念,而綠茶類則是衰減的概念。在很多茶葉化學檢測中,我們不難發現,綠茶類的茶多酚、氨基酸、果膠等營養物質是遞減的過程,最終走向霉變;而普洱茶的的這些物質有的是衰減,如茶多酚;有的是增加,如果膠;更重要的是,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在衰減的過程中,竟產生了很多對人體有益的衍生物質,其營養物質呈現擴容的趨勢。
(3)普洱茶的加工過程始終貫穿于自然融合的特性,是不斷將自然的因子融入普洱茶的過程,這在它對自然微生物菌群的利用上,反映的十分明顯。而綠茶的加工,則是極力避開自然界的干預,其一鍋到底、一氣呵成的本身就阻斷了自然界與茶葉的“二次接觸”,因此,綠茶的原生態或許外形具備,但與普洱茶相比,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狹小了很多。
2、發酵食品對人類健康產生的積極意義。
以日本為例,日本人的長壽是國際公認的。他們總結自身長壽秘訣時,歸功于發酵文化。日本的科研人員經對發酵食品的長期研究中得知,發酵食品與藥品有諸多相似的奇特功效。因此,很多日本的保健醫師們建議:現代人應該每天攝取最少二種以上的發酵食品。這是因為:
(1)發酵食品是人類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類食品,通過發酵使食品中原有的營養成分發生改變。在發酵食品中,微生物就像一臺小小的加工機,對食物的每個細胞挨個進行處理,增加一些有營養的物質、去除一些沒有營養的物質,順便改變味道和質地。
(2)發酵時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細胞壁,提高營養素的利用程度。如微生物能合成一些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2,動物和植物自身都無法合成這一維生素,只有微生物能生產。發酵食品一般脂肪含量低,因為發酵過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能量,是減肥人士的首選健康食品。
(3)普洱茶是歷史上延續下來最古老的發酵食品。相比其他的發酵食品而言,它的工藝化進步最慢,技術裝備也最落后。如果在過去,這是我們羞愧的地方。但是現在,卻是我們保持茶品最純真與最原始的特點。
3、普洱茶獨特的工藝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近幾年,對普洱茶及普洱茶特殊工藝的關注,已經成為茶葉科技的“熱點”。有的生物學家以普洱茶為載體,在尋找和分離新的微生物菌種。因為他們相信,普洱茶在自然接種和發酵過程中,一定有我們未知的諸多微生物菌群的參與。有些菌種或許就是人類從未發現的新菌種,也許它會成為生物醫藥新的藥源,成為人類抵御病毒的新生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又是現代生物制藥關注的一個焦點。有的生物工程專家,力圖通過普洱茶獨有的發酵工藝,在此,照現有的發酵模型基礎上,創建一種新的發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