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礎的品鑒普洱熟茶
發布時間:2025-03-10 點擊:16
相比生茶,熟茶其實更難喝懂,太高端的不懂,但是并不妨礙我們從基礎來對一款熟茶進行考評。多好我可能品鑒不出,但是差的至少入口可以知道,所以,今天說說從基礎來品鑒普洱茶的幾個方法。
首先是基本的茶具:
喝熟茶,至少要具備一些基本的茶具,飄逸杯還有大口徑杯直接沖泡估計是不太合適。
基本工具至少要有
1.蓋碗杯 不解釋了哈。
2.茶漏 用來過濾茶湯
3.公道杯或者茶杯 不解釋了。
好了,接下來我們聊聊如何從基礎上去評判一款熟茶好不好,合適不合適吧。
1.首先,是茶湯要紅亮,要通透
熟茶的話,投茶是5-8克左右,根據個人的量進行控制;第一泡洗茶大家都懂,然后第二泡大概5-9秒出湯即可,這個時候濾網就起作用了,濾網可以把一些顆粒較大的渣渣給隔離了。然后就是出湯。
熟茶的茶湯要紅亮,要通透,最好在陽光下能夠一眼看到底。渾濁的茶湯,至少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工藝問題,第二個就是茶料問題。茶料就是涉及到普洱茶的幾個分級,特級到十級,這個就不展開說了,太多了。
2.其次,要沒有異味。
普洱熟茶,喝的都是味道,所以口感如何,至關重要。很多熟茶有各種各樣的異味,例如,堆味、霉味、倉味等等。
生茶重山頭及原料,熟茶重的是工藝。工藝的好壞,決定一款熟茶的下限。
堆味,是指新渥堆出來的熟茶,只要是新渥堆的熟茶,或多或少會有堆味。工藝好的,堆味輕,工藝差的,堆味重。一般新的熟茶,需要放半年才可以喝。所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我們賣的茶都沒有是新堆出來的熟茶。
霉味,這個就是聞喝不好,喝也難以下咽。這種茶,直接一丟了事。
倉味,這種味道一般指兩廣濕熱地區會有這種情況,云南高原地區很少有這種情況發生。但是有一些黑心商人,為了做舊老的生茶,會故意弄濕倉,這樣使茶更快的轉化變舊。所以,也是一句題外話,碰見老的生茶一定要謹慎小心。
如何基礎的品鑒普洱熟茶
3:入口要有清甜的感覺
嗯,熟茶的甜不是說類似甜水那樣,但是由于或多或少都會有稍微清甜的感覺,不然根本算不上熟茶。
我沒仔細研究過,應該是跟熟茶里含的某種物質有關。勐海產的熟茶,重悶之后有中藥的苦味。臨滄產的熟茶則是相對會清淡 清甜一點。估計是跟內在物質有關系。
如何基礎的品鑒普洱熟茶
4。熟茶的工藝勐海那邊最為成熟
熟茶的工藝其實就是勐海領先了,最主要的還是跟勐海茶廠有關,也就是今天的大益。在國營時期,幾乎是集中了所有的精英在勐海茶廠,這也跟當時的舉國體制有關系。私有化之后,許多勐海茶廠的精英紛紛出走,自創品牌,現在很多大廠的廠長或者領軍人物,都是從勐海茶廠出來的,我就不舉例了,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知道了。
然后由于勐海茶廠的關系,也導致勐海這片區域成為國內熟茶領先的地方。許多廠子,不管大廠小廠,在勐海都基本上有廠址。
5.業內推崇的幾款標桿熟茶
在普洱茶行業,呵呵,不管是貼吧還是各個論壇,其實都有推崇一些產品作為熟茶的入門或者標桿。主要是以下兩個。
1.大益的7572
這款熟茶最好找2010年以前的,或者是勐海茶廠改制以前的就是2007年以前的,相對會好很多。但是,不好找。價格也不便宜。如果能找到07年以前的,應該也要800多一餅了。
2.就是瀾滄古茶的烏金
這款茶網上的價格是900多,我舍不得花錢喝,所以我也沒辦法說太多。
以上這兩款茶,是屬于業內推崇的,個人覺得應該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