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有投資和收藏的價值嗎?
發布時間:2025-03-09 點擊:13
從去年開始,熟茶消費市場被重新得到關注,一直以生茶為重的普洱茶市場也發生了一次顛覆性的結構調整,熟茶的地位大大提高,完成了一次“逆襲”。但是關于普洱熟茶,許多人還存在誤區,他們認為快速發酵的熟茶,茶性已死沒有收藏存放的價值。這是多么偏激的想法,如此一來,他們就失去了體味老熟茶給予的愉悅豐富滋味的好機會。
長期被冷落的熟茶
在普洱茶行業飛速發展的十幾年里,生茶一直被作為主角,關于普洱茶炒作的各種概念:山頭、純料、拼配、古樹……全都是基于生茶而誕生的,而熟茶則仿佛被打入了冷宮,一直不得翻身。問不少茶友,真的品飲過時間稍久一點的普洱熟茶嗎?許多人回答“沒有”,但他們卻宣揚著“藏生茶喝熟茶的理念”,或者說“入門喝熟茶,老茶客品老生茶”,甚至說“熟茶因為快速發酵,茶性已死”,而不懈一顧。很多人接觸普洱茶都是從熟茶開始的,而市面上銷售的普洱茶熟茶中有相當一部分渥堆味較重,也因此使很多人對普洱熟茶很有偏見,再者熟茶即時消耗太多,市面上能留存的老熟茶不多,能大面積交流品飲更少。能真正體驗老熟茶與老生茶不同風韻的人,則更少。
普洱熟茶也能“越陳越香”
老熟茶,如同紅酒一樣,雖然發酵基本完成,但也需要時間完成其純化的過程。首先,是散去蒸壓形成的“水氣味”,以及干燥過程的“火味”。其次,散去一些“發酵之味”,以獲得更加純正的滋味與香氣,陳香也才能更好的展現。熟茶品質特征的變化,在上述兩點上是相當明顯的。新出廠的熟茶,滋味醇和,香氣純正,陳香初顯。半年后,滋味更加濃郁,顯露醇厚的本性,而陳香之氣,則由有低沉漸漸向高揚轉化。這種體驗,許多消費者有過經歷。也有些不明白的消費者,有時候會誤解,似乎這一批熟茶,不如上一批,或今年某產品不如去年某產品。實際上是時間點的不一樣。經歷了一段時間,普洱熟茶完成了一定的“純化”。這就是所謂“退火”后的普洱茶更好喝,存儲幾年后的普洱茶口感更優秀,這也是消費者對有幾年的普洱熟茶產品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發酵成熟度決定后收藏價值
1973年,普洱茶熟茶的快速發酵工藝創始,經過四十多個春秋的磨礪與海內外市場的反復檢驗,現在的普洱茶熟茶產品,其用料、工藝、產品線已經日趨成熟和豐富。關于熟茶發酵有一個專業的概念叫做“發酵成熟度”,現代工藝快速發酵的普洱茶歷史上有兩大類產品,一類是普洱散茶,另一類是普洱緊壓茶。從發酵成熟度來說,普洱散茶是“全熟”的通常定義為“十成”發酵,而緊壓茶由于各種主觀和客觀上的原因并非是全熟的,這就為收藏的后發酵留有不少空間,為形成老熟茶獨特的品味風格奠定基礎??v觀普洱緊壓茶的產品線,高檔原料的產品多為偏輕發酵,在七、八成間,這樣控制發酵的熟茶陳香初顯、滋味香氣純正、回甘生津異常持久,可以說“回味長”是其最大的特點。和普洱茶生茶產品一樣,普洱熟茶的緊壓茶也是獨具收藏價值的,特別是偏輕發酵的普洱熟茶產品。
原料決定后期轉化
跟生茶的收藏道理一樣,原料是決定一款熟茶后期轉化的重要因素,好的原料加上合理的發酵技術控制是一款熟茶具有收藏投資價值的關鍵。曾經也出現過走高端收藏路線的熟茶,像早前大益推出的8562熟餅、金針白蓮等,現如今熟茶被重新重視,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精品熟茶,其中潤元昌的大美之春就是一款典型的代表,采用春茶發酵,在保證了原料品的基礎上對發酵程度精準控制,類似這種原料優質、發酵得當的熟茶,相信在經歷了歲月的打磨之后所展現的陳韻、藥香、化感以及愉悅豐富的滋味,絕對是和老生茶不相上下的另外一種享受。
隨著熟茶市場的崛起,消費者對精品熟茶的需求愈發擴大,普洱熟茶不僅兼具了消費和品飲的即時屬性,同時普洱熟茶的收藏投資價值也將被更多的人知曉,生茶一家獨大的局面將不復存在,普洱熟茶特別是精品熟茶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