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壺客:傳統文化的價值在哪里?
發布時間:2025-03-05 點擊:20
編者按語:本圖文內容經“銀壺客”授權轉載發布,原文如下。
一、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定義是什么?
傳統
是指人類創造的不同形態的質,經由歷史凝聚而沿襲著的各種文化因素構成的有機系統。
傳統是來自于過去,而現在仍有生命力的東西。
所以說,傳統不僅有歷史意義,而且擁有超越歷史的意義。
廣義的文化
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的文化
除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外,有時又專指文學藝術,如“文化部”、“文化部門”等。
二、傳統文化的價值在哪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基于生存的共同訴求。也是增進文化自信和價值認同的重要來源和豐厚滋養。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動和指導幾千年中國文化發展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其內涵同樣是豐富多彩的仁、義、禮、智、信,以及自強不息、剛健有為、以民為本的精神和天人合一的精神。
清代學者龔自珍說,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可見文化血脈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意義。
時代需要先進文化引領。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人民需要凝聚精神與信念。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優質基因和思想精華,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標識,成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思想資源,成為造福人類、安邦濟世的寶貴財富。
任何一種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性格氣節所在,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魂魄所系,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是我們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如果拋棄了傳統文化,就是放棄了根本,那無異于緣木求魚。
三、傳統文化的思考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創造的燦爛文化,它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內容,具有強烈的歷史性、民族性和繼承性。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制約著我們當今的教育。
我們作為當代社會人,既要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也要成為現代傳統文化的實踐者、創造者,將傳統文化更好的繼承下去。
然而,在對待我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及其傳承上,一部分外來的糟粕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
當今人們卻有著基本的文化判斷力和理性的缺失,傳統文化究竟能為當代中國帶來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對話背景下給世界以何種影響,需要我們深入地反思與追問。(圖文來源:銀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