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勐海有不苦不澀不算茶之說
發布時間:2025-03-04 點擊:22
為什么勐海有不苦不澀不算茶的說法?
普洱茶分傳統工藝和新工藝兩種制作方法,在山頭茶,小眾單株興起之前就有了新工藝出現,最早是從景邁山以柏聯集團為核心區域漫延開來,當時只是注重委凋,輕揉捻,適度的燜黃,茶葉通過委凋后,有一個前發酵的現象,大概發酵度在百分之十二左右,采用高溫殺青,然后輕揉捻(揉捻時間越長,苦澀度越高)然后茶葉借鑒黃茶的燜黃工藝(時間大概不超過5小時)這樣一來發酵度就達到三成左右,眾所周知,普洱茶發酵度越高適口性越強,苦澀度越低,小樹茶相當于傳統工藝的大樹口感,大樹茶相當于古樹茶口感,甜度明顯增加,苦澀度明顯降低。
如果按照傳統工藝,適度委凋(時間不超過5小時),低溫慢火殺青,揉捻到位,不允許有燜黃工藝,那么茶葉都會苦澀偏重,同一狀態下(同海拔,同茶區,同生態環境)樹齡越大,相對苦澀度越低,但是總體來說都會有苦有澀,只要苦能回甘,澀能生津(要求入口即化)就是好茶的標準了!如果按照傳統工藝,哪怕冰島千年古樹單株一樣有苦有澀的,這也是為什么冰島有一個后期返苦的現象。
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不反對新工藝,但是如果要讓茶葉越陳越香,具有很高的轉化價值,個人還是尊崇傳統工藝!(文/鐘聚祥瑞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