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茶藝十大要素”,再也不怕“好茶泡不出好滋味”!
發布時間:2025-02-26 點擊:17
常言說“好茶尚需好手泡”,好茶可能相對容易買到,但好的泡茶技術可就不是花錢能買到的啦!經常會有些茶客拿著一杯好茶,但卻因不懂得如何科學合理的進行沖泡,而白白的將來之不易的絕佳茗品浪費掉。
下面的內容,茶童將講述一下作為茶藝師必須注意的“茶藝十大要素”,除用于專業技術交流之外,同時也希望廣大茶友們能從中意識到一些泡茶過程中必須注意的關鍵性因素,能夠為自己日常飲茶所用。
(一)、茶藝要有適宜的環境
品飲佳茗是一種境遇之美、靜享之美,所以對品茶活動來說環境很重要,環境的選擇應遵循“宜靜忌鬧,宜亮忌暗,宜雅忌俗”的原則。所以我們會發現大多數茶館茶室多會處在優雅之處、僻靜之所,即使處在鬧市通常也是通過人為改造布置來創造幽雅的環境,如人造小溪瀑布、綠植曲徑通幽、室內壁掛字畫,幾案布置盆景等營造出靜謐優雅的氛圍。
(二)、選用適當的茶具
茶言道“器為茶之父”,可見茶具對于茶葉的重要性。我國茶具種類繁多,產地各異,不同的茶類、不同的檔次要選用適宜的茶具。
1、高檔名優茶,可選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以便既能欣賞到茶葉漂亮的湯色,又能觀賞細嫩的芽葉在熱水浸泡下的舒展狀態及精美的葉底形狀。
2、中、低檔茶,宜選用瓷杯或瓷壺,也可選用玻璃茶具,無需過于講究。
3、烏龍茶類葉片相對粗老,加之香氣高濃,宜用茶壺或蓋碗沖泡,紫砂壺透氣性好,若用壺泡法最好選用紫砂壺,白瓷蓋碗也是不錯的選擇。
4、緊壓茶類可用紫砂壺或蓋碗采用工夫泡法沖泡,若喜歡煎煮,最好用玻璃器皿。
(三)、好茶需要好水泡
“水為茶之母”,我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泡茶用水,目前作為家庭茶事中的最佳用水建議選用純凈水,切忌使用礦泉水或自來水。
泡茶用水要求“清、活、輕、甘、洌”五個方面。清相對濁而言,水不清,則茶湯混;活相對死而言,水活則茶香;輕相對重而言,水質輕則茶湯活;“甘”是指水含在口中有甜美感,無咸苦感;“洌”則是指水含在口中有清涼感。
(四)、掌握泡茶水溫
泡茶水溫不可一概而論,要因茶而異。
1、高檔細嫩名優茶:一般用80-90℃的水沖泡為宜,名優白茶用75-85℃的水為宜。
2、烏龍茶:工夫泡法宜用沸水,杯泡法宜用90-95℃的開水沖泡。
3、一般的中低檔茶等建議選用沸水沖泡。
(五)、煮水之法
泡茶不但要掌握好水溫,還要講究煮水的方法。泡茶用水忌用久沸水,最好現喝現燒并嚴禁多次煮沸。
(六)、掌握泡茶的“茶水比”
泡茶時,一定要根據泡茶器具大小掌握好投茶量,也就是說控制好茶水比。
一般認為:沖泡紅茶、綠茶、花茶的茶水比為1:50為宜,沖泡烏龍茶的茶水比為1:20為宜。泡茶時,一般選用容積150ml-200ml的為宜,容量過大,易將茶葉燙熟,降低香味。當然放多少茶重點在于個人喜好,可在此茶水比基礎上適當增減投茶量按個人喜好來掌控。
(七)、掌握好投茶時間
傳統茶藝里講到泡茶時在杯中放置茶葉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種方法,茶童建議對于有一定質量的茶葉最好選用下投法,以便欣賞醒茶溫潤香。
(八)、注意醒茶不可少
泡茶前最好進行“醒茶”作業,既便于激發茶性喚醒茶香,沖泡出優質茶湯滋味,又利于醒茶聞香,品鑒茶香高低。至于如何醒茶,請自行百度“洗茶”詞條,茶童在里面講解的已非常清楚,此不贅述。
(九)、浸泡時間的掌握
針對所有茶類,杯泡法建議浸泡時間控制在2分鐘左右,工夫泡法建議以5-8秒鐘/泡來掌握浸泡時間。
(十)、掌握好沖泡次數
一杯茶,其沖泡數也宜掌握一定的“度”,切忌看著茶葉仍有顏色就一味地沖泡下去。
杯泡法沖泡茶葉以每泡2分鐘為例,一般的茶葉在沖泡3-5次后,茶葉內含營養成分就基本完全析出;工夫泡法中,不同的茶葉因質量差別較大,大多沖泡次數在7-20次之間,具體沖泡次數掌控以茶的香氣與滋味突然變淡為臨界點,當感覺茶味殆盡即可終止沖泡。若過度沖泡不僅茶湯色淡、味薄、無營養,甚至會浸泡出有害物質損害人體健康。
掌握了以上“茶藝十大要素”,相信您一定可以完美的泡出一杯好茶來啦。大家還有什么更好的泡茶心得,也敬請與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