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人的濃濃綠茶情
發布時間:2025-02-22 點擊:21
這個春天,是婺源人忙碌而快樂的春天。
綠叢遍山野,茶香沁心脾。茶園里,采茶女手挽竹籃,盡情采摘。茶廠里,制茶師揉、搓、炒、整忙得停不住手。茶博府、故園里茶院和茶博展覽館,一撥撥游客看制茶、賞茶道、品新茶。遍布縣城和鄉間的茶葉店,處處都是買新茶、訂購新茶的游客和客商。
這個春天,婺源人實現了茶產業系列產值1.87億元,同比增長22.3%。其中,茶葉農業產值2550萬元,同比增長70%;采制名優茶21噸,同比增長40%;精制貿易茶7500噸,同比增長47.1%。
婺源人收獲了春天。這個春天的收獲,是婺源人的濃濃綠茶情澆鑄的。
縣委縣政府的綠茶情
畫山繡水的婺源,千丈晴虹,百里翠屏,沃野飄香,處處形勝,“天生”注定了婺源這片土地是中國綠茶的最佳產地。
陸羽在《茶經》中說:“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婺源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境內山巒起伏,森林覆蓋率達82.5%,溪澗縱橫,霧罩云遮,是茶葉生長的靈秀之地。青山綠水的婺源孕育出了婺源綠茶“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的天生麗質。
早在唐代,婺源游山村即因出茶商而著名?!端问贰な池洝钒焰脑淳G茶列為全國名茶“絕品”。明清時,婺源綠茶被列為向朝廷進獻的“貢茶”。明代,婺源縣每年進貢朝廷的茶葉在2500公斤以上。明嘉靖年間,婺源人汪鋐以本縣大畈靈山茶進貢皇帝,獲得皇帝欽賜的“金竹峰”金字匾額。18世紀,婺源綠茶進入國際市場。近年來,婺源縣委、縣政府在優先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的同時,把茶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要求全縣各部門各單位傾心傾力支持生態綠茶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政策和措施,指導和服務茶產業的發展,把綠色食品基地建設與茶產業項目建設有機結合,發揮茶葉龍頭企業、茶農協會等示范帶動作用,鼓勵茶農積極投入生態綠茶基地建設,實施標準化良種茶園工程,建設茶葉生產、加工標準化體系和市場營銷體系,科學整合資源,推進婺源綠茶“三統一”(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營銷),促使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婺源綠茶的綜合競爭力,做大總量,做優品質,做響品牌,做強企業,做富茶農,全面建設“中國最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