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與英國習俗
發布時間:2025-02-18 點擊:18
歐洲人是在16世紀開始獲知茶葉的,但最初向歐洲介紹茶葉的并不是那些初到中國沿海的葡萄牙人,而是一位名叫拉木學的意大利學者,盡管他本人并沒有見過茶葉。拉木學在1559年出版的一部書中寫道,根據一個波斯人的說法,中國出產一種被稱為茶的植物,用水烹煮,可治多種疾病。而最早將茶葉輸入歐洲的則是荷蘭人,時間大約在1610年。茶葉引入荷蘭后,飲茶隨之而起。荷蘭是歐洲最早開始出現飲茶之風的國家。
16世紀末17世紀初,英國人通過翻譯其他歐洲人的著作而開始認識茶葉。161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駐日本的一位職員,寫信給澳門的一位同事,請他代購“一罐上等好茶”。這可能是最早提到茶葉的英國人。17世紀中期,茶葉已通過各種途徑輸入英國。1657年,英國倫敦的一家咖啡店打出這樣的招牌:在英國,由于茶葉“非常稀罕,十分珍貴,每磅售價高達6—10英鎊,所以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高貴奢華的象征,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從現在起,本店首次向公眾出售茶葉及茶葉飲品”,“價格僅為每磅16—50先令”。
正當飲茶之風在英國盛行起來的時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了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凱瑟琳是英國第一位喜好飲茶的王后,她使飲茶成為宮廷生活的一部分。也正因為如此,英國東印度公司于1664年特地精選了一批茶葉進獻給英國國王。在凱瑟琳的倡導下,英國女子也以飲茶為時尚。這樣,飲茶之風以更快的速度風靡英國。
18世紀前期,茶葉已由奢侈品轉變為大眾飲品,進入了尋常百姓之家。飲茶成了英國人的日常習慣,英國因此而成為“飲茶王國”。19世紀中期,飲用下午茶的風尚在英國蔓延,最終發展成英國人生活習俗與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不過,由于自然及文化的原因,英國人更偏愛經過發酵的紅茶。他們還喜歡在茶中添加糖和牛奶,從而調制出別具英倫風味的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