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閑煮鐵觀音
發(fā)布時間:2025-02-15 點擊:20
稿件來源:寧德網
(巴陵) 喝鐵觀音茶,需要閑暇和心情來品味。獨煮獨勺自無味,人多閑雜亦無聊,最好是邀三兩好友,閑談私事和理想,吮吸濃郁的鐵觀音茶香,那才別有一翻滋味上心頭。
我喝鐵觀音,往往喜歡午后進行。在北京,常與徐強一起喝鐵觀音,當上午把事情忙完,午睡之后,精神極度放松,兩人閑坐茶室,各自抒發(fā)心中的圖書出版計劃,品著鐵觀音的濃香,那是極品享受。在長沙,常與妻子溫壺促膝,一般是晚飯后散完步回家,邊煮茶邊休息,回憶我倆相見時的愛戀與多年來的婚姻生活,調以茶味,也值得溫馨的記錄。
這些,都是我感官的體會,總覺得有些膚淺和表面化。我曾去過福建多地,在朋友的陪同下深入茶鄉(xiāng)安溪感德,了解當地茶農,熟悉當地民俗和鐵觀音制作,還得到老茶農的指導和參與他們的鐵觀音品嘗和鑒賞,那才是一種人生的至高無上的滋味。
鐵觀音發(fā)明于1725年至1735年間,屬烏龍茶,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的半發(fā)酵茶,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有詩云:“七泡余香溪月露,滿心喜樂嶺云濤。”鐵觀音在上世紀初自福建安溪引進木柵區(qū)試種,分紅心和青心兩種,主要產區(qū)在文山期樹屬橫張型,枝干粗硬,葉較稀松,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制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其樹性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
安溪鐵觀音分清香型、濃香型、韻香型、陳茶四類。清香型為高檔茶,產于高海拔、巖石基質土壤的茶葉,有鮮香韻銳,香氣高強,濃馥持久,花香鮮爽,醇正回甘,觀音韻足,茶湯金黃綠色,清沏明亮。口、舌、齒、齦均有刺激清銳的感受。濃香型以傳統(tǒng)工藝制作,溫火慢烘,濕風快速冷卻,有醇厚甘潤,條型肥壯緊結、色澤烏潤、香氣純正、帶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湯色深金黃色或橙黃色,滋味醇厚甘滑,音韻顯現,葉底帶有余香,可經多次沖泡。茶性溫和止渴生津,溫胃健脾。韻香型用高溫烘焙,滋味醇度,發(fā)酵充足,傳統(tǒng)正味,有濃韻潤特,香味高,回甘好,韻味足。陳年鐵觀音有治感冒、消化不良、降壓降脂、防治糖尿病等效用,其他與新茶不差。
鐵觀音制作分正炒和拖補,正炒按傳統(tǒng)制作工藝,采青后第二天中午炒青。干茶砂綠色,湯色黃綠、明亮、透白;湯味滑、活、厚,果香濃郁,觀音韻明顯,回味甘甜,口齒留香;葉底色黃綠,有光澤,底片柔軟。拖補置空調下,于次日下午以后或第三天入鍋炒青。有清爽的青香和酸香或清酸味,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
鐵觀音實行開面采,鮮葉新鮮完整,進行涼青、曬青和搖青,直到自然花香釋放,香氣濃郁時進行炒青、揉捻和包揉,使茶葉卷縮成顆粒后進行文火焙干。制成毛茶后,再經篩分、風選、揀剔、勻堆、包裝制成商品茶。我參與了茶葉的采摘,并且在茶農的指導下學習炒茶、揉捻等工作,比我家鄉(xiāng)的黑茶制作復雜、繁瑣得多。我以后喝鐵觀音,就更加細心的品味茶里的辛勞。
茶農告訴我,鐵觀音泡飲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整個沖泡過程分有白鶴沐浴、烏龍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鑒嘗湯色、品啜甘霖八道工序。我們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用蓋碗陶瓷沖泡鐵觀音,邊品茶邊聽茶農講故事,雖然都是一些鐵觀音的傳說以及茶農創(chuàng)業(yè)、經銷的市井故事,我聽得還是很入神。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可從觀形、聽聲、察色、聞香、品韻入手,辨別出鐵觀音的優(yōu)劣,更能區(qū)別出感德鐵觀音香氣濃郁,湯色清淡,帶微酸,口感特殊的特色。
我回到長沙,還是很懷念在感德品茶、制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