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同慶號普洱茶現狀解讀
發布時間:2025-02-10 點擊:40
老字號現狀——傳承再造,做最有價值普洱茶品牌
劉漢成一脈傳承下來的同慶老號,終于還是因為政權更迭,以及政治運動,斷代了。其第六代孫劉峰今年(2011年)才29歲,他說,他爺爺十多歲的時候,還做過茶,但后來就沒做了。解放后,同慶老號被收歸國有,后來又來了文革,他們家在易武待不下去,無奈搬到勐臘。目前,其仍有家傳的制茶秘方,但只是零星地做些茶葉賣。
現在也有其他自稱同慶號的,但真正接續同慶老號香火制售茶葉的,是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在景洪市勐臘路2號成立,集原料種植、初制加工、精加工、產品研發、品牌策劃和商業營銷六位為一體。同慶號堅持“與您同慶,與您分享”的文化理念,依靠茶葉質量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目標是做最有價值的同慶號普洱茶品牌。
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意在秉承前人,不斷創新,做精做細,在西雙版納這塊沃土上,重現同慶老號普洱茶的光彩。他們遵行前人六選六棄之精細作法,堅持精選古茶樹陽春嫩尖,確保茶葉原料綠色生態;在茶餅的壓制上,也做到松緊有度,內外一致,加之茶餅控制在50攝氏度以下低溫干燥,這就有利于保持生物酶的活性,方便陳化;包裝的水份含量控制在10%,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倉儲條件為年平均溫度21攝氏度以上、濕度70%,確保通風無異味。
在工業化制茶大行其道的今天,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是保留手工制茶技藝較多的企業之一,這種對手工的堅持,在有的環節甚至堪稱苛刻。比如包裝環節,他們就是采用雙層棉紙16等份全手工封貼包裝。而且,公司還摒棄了許多茶企保留的“包心撒面”工藝,保持茶餅內外質量一致,不欺瞞顧客。對傳統制茶技藝的繼承和革新,使新的同慶普洱茶迅速達到了高質量和高品位。
艱苦談判,“同慶號”商標回版納
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快速發展時,卻遇到了一個不得不解決的棘手問題,這就是“同慶”這一茶葉品牌的流失。
早在2004年之前,“同慶”這一品牌,就被福建的一個茶企搶注。生養同慶號的土地,不能擁有“同慶”;同慶號普洱茶原產地,不能在普洱茶上標注“同慶”商標;消費者只能喝到冠有“同慶”的鐵觀音,卻不能再領略昔日“同慶”普洱茶的風采,這些問題,都深深困擾著公司董事長鄧雅然。
鄧雅然認為:“同慶”的丟失,不僅是一個品牌的丟失,而是西雙版納茶文化的丟失。為了不讓這個西雙版納名聞天下的老字號漂泊異鄉,不讓西雙版納這塊固有的歷史文化品牌丟失,公司決定努力將“同慶”商標拿回來,他們向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匯報后,州委州政府領導也指示他們一定要讓“同慶”回家。
然而,拿回“同慶”這個商標的過程卻極度曲折,經過一年多的協商、談判,事情仍幾度反復。不過就在同慶茶業公司幾乎氣餒的情況下,這件事在政府的撮合下得以峰回路轉,2006年7月21日,西雙版納同慶茶業有限公司與持有“同慶”商標的福建茶企達成轉讓協議,2007年,“同慶”商標轉讓相關法律程序全部完成,2009年,此商標被認定為云南省著名商標,公司隨后也向商標局注冊了“同慶號”或與之相近似的商標12個,用于30類茶葉上。
鄧雅然說,為了拿回“同慶”號商標,公司支付了好多位數的款項,盡管高價,不過這仍然十分值得。
作為國禮,開啟同慶號普洱茶新篇章
享有兩百余年歷史,質量精良,口感細柔順滑的同慶號普洱茶,在2008年迎來了歷史性時刻。
當年1月10日,外交部禮賓司給云南省外辦下文,指定由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制作一份國禮普洱茶,以備溫家寶總理贈送給1月18日訪華的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夫婦。為了完成這一特殊而光榮的使命,西雙版納州委書記江普生、州長刀林蔭特地指示州外辦、州茶辦和州質監局負責人,組成監制小組,高質量地制作國禮。他們認為,制作國禮普洱茶,不僅是西雙版納州的至高榮譽,也是云南普洱茶界的至高榮譽。
領受任務后,西雙版納由州外辦主任、茶辦主任、質監局局長組成了國禮茶監制領導小組,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內也是一級警衛,每一工序均需簽字確認,每一制作方案均需省外辦領導親自審核,然后再上傳外交部簽字確認。
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十分重視國禮茶的制作,他們選嫩尖只選芽頭,一千公斤毛茶里,只能選出七公斤嫩尖,可謂“千里挑七”,而一公斤國禮茶中,共有39720個芽頭,這一工作不能不說很艱苦。監制小組和質監局的質監工程師,更是對制作國禮茶的內外包裝選材,茶菁葉選,蒸壓制作,予以全程監督。經過5天5夜的繁忙,國禮普洱茶制作完成,質檢局局長親自3次抽驗合格,方才出具質量檢驗證書,封條、蓋章,然后舉行了啟運儀式,由外辦專人護送至北京外交部禮賓司。
這套國禮普洱茶,包括一生一熟兩個品種,圓寶餅型,直徑12厘米,每餅凈重168克,中間均壓著云南同慶號“龍馬”圖內票。茶餅嚴格按照同慶號茶莊清代貢茶的制作技藝,在清潔化生產達標的作坊內,用傳統手工技藝制作完成,生茶餅精選“西雙版納江內古六大茶山”陽春嫩尖茶菁,熟茶則選“西雙版納江外古六大茶山”大葉種春蕊人工發酵的特級普洱茶皇。餅型圓潤飽滿,厚度均勻,松緊適度。直徑12厘米的餅型,象征著云南邊陲西雙版納12古行政區域的各族人民對友好國家元首的深情厚意。
國禮普洱茶的外包裝為長方形優質竹木結構盒,選用傣族人民傳統種植的優質木材鐵刀木,其色澤烏潤有金絲,簾式蓋面選用瀾滄江流域黃竹,其材質堅硬,色澤金黃,彰顯出傣族人民“有樹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人”的質樸生態觀;內包裝選用當地傣族手工綿紙,盒內襯墊則選用麗江納西族手工東巴樹皮紙,傳遞著中華民族發明并沿襲至今的造紙術的古老文化信息,整個國禮包裝精美古樸,富有茶文化內涵。
這份國禮經溫家寶總理贈送戈登·布朗夫婦后,戈登·布朗夫婦連稱這份禮物很特殊,很有紀念意義。成功制作國禮普洱茶,大大提升了云南省的國際知名度,也為普洱茶贏得了國際聲譽。此后,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先后13次為胡錦濤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定制國禮普洱茶,胡錦濤主席將之贈送給了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及金磚四國首腦等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同慶號普洱茶,就此從昔日貢茶,開啟了今日國禮的新篇章。
百年同慶,在傳承和創新中再造品質
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傳承同慶老號天、地、人和的精神內涵,堅持“傳承再造百年同慶”,堅持做“最有價值的普洱茶品牌”。公司董事長鄧雅然說,要讓人們分享普洱茶的美好,要讓他們“品同慶普洱,嘗幸福味道”。
為了保持制茶技藝的領先,公司自投大量資金,對普洱茶的工藝進行研發和創新,他們在普洱茶的陳化發酵上,經過大量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使普洱茶的生產更合理和衛生,品質更穩定并一致。目前,公司的此項發明,已取得了國家專利。此外,公司還在產品包裝、壓茶制作模具、壓茶機等區域,獲得外觀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3個。2011年11月,公司還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證書。而通過《有機食品認證》、《食品安全生產認證》、《進出口食品生產許可證》等,更令同慶號成為了食品安全生產規范性企業。
同慶號普洱茶仍然是市場上消費者最可信賴的茶品之一,2007年,同慶號紅印生茶獲全國評茶師聯誼會金獎;同慶黃印生熟圓茶,分獲上海國際茶葉博覽會兩個金獎。為適應市場需要,公司在遵循傳統產品制作的基礎上,又開發了各種禮品類產品。目前,同慶號普洱茶有傳統印級產品6個,分別是同慶黃印、同慶紅印、同慶綠印、同慶青印、同慶藍印、同慶金月天系列;同慶號普洱茶禮品系列產品8個,分別是敬意、禮意、合意、佳意、如意、愜意、巧意、心意系列。
公司現有員工400余人,自有茶葉種植基地2800畝,內建初制所,并帶動兩個自然村165戶農戶種植了茶葉3500畝。當前,公司國內銷售市場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海南、廣西、西安、江蘇、安徽、內蒙等地和香港、臺灣地區;海外市場有韓國、泰國、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等國家。公司2010年制訂的五年計劃是:建設年產1000噸普洱陳茶產業化示范基地;獲得國家馳名商標;到2015年同慶號專賣店達到100個,同慶號普洱茶會所20家,在國際上10個國家設店。
羅干在同慶號
李肇星在同慶號
賈慶林在同慶號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老領導羅干,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老撾常務副總理宋沙瓦·凌沙瓦等人,先后到公司參觀訪問,公司還協辦了第十四界世界超模賽事,首屆全國評茶師聯誼會,以及100名記者“全國媒體走進云南大型采風活動”,傳播普洱茶的文化,分享同慶號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