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感官鑒別茶葉
發布時間:2025-01-28 點擊:28
茶葉的優與劣,新與陳,真與假其實主要就是通過感官來鑒別的。一般而言,茶葉質量的感官鑒別都分為兩個階段,即按照先“干看”(即沖泡前鑒別)后“濕看”(即沖泡后鑒別)的順序進行?!案煽础卑藢Σ枞~的形態、嫩度、色澤、凈度、香氣滋味等五方面指標的體察與目測。不同種類的茶葉外形各異,但一般都是以細密、緊固、光滑、質量等的程度作為衡量標準的,這是共性,接著觀察茶葉的油潤程度、芽尖和白毫的多寡、茶梗、籽、片、末的含量,并由此來判斷茶葉的色澤,嫩度和凈度,最后通過鼻嗅和口嚼來評價茶香是否濃郁,有無苦、澀、霉、焦等異味?!皾窨础眲t包括了對茶葉沖泡成茶湯后的氣味、湯色、滋味、葉底等四項內容的鑒別。即聞一聞茶湯的香氣是否醇厚濃郁、觀察其色度、亮度和清濁度,品嘗其味道是否醇香甘甜、葉底的色澤、薄厚與軟硬程度等。歸納以上所有各項識別結果來綜合評價茶葉的質量。
帶有包裝的茶葉,必須在包裝物上印有產品名稱,廠家名稱,生產日期,批號規格,保存期限等。產品要有合格證明。
2、茶葉的品種
我國的茶葉種類甚多,花色品種更是紛繁復雜,而茶葉的命名和分類方法又歷來都很不統一。但目前根據商業經營習慣,一般將茶葉分為如下幾類: (1)紅茶:它是用采摘下來的茶樹嫩枝芽葉,經過萎凋、揉捻、發酵、烘干而形成特有的色、香、味的一種商品茶。紅茶又可細分為塊紅茶(如祁紅、滇紅、川紅、越紅等),紅碎茶(裝成小袋茶等)和小種紅茶。
(2)綠茶:它是采用中小葉型的茶樹嫩枝芽葉,經高溫殺菌、制止酶對茶多酚的氧化作用,從而保持鮮葉綠色的一種商品茶。綠茶依干燥方法不同又可細分為
①炒青:有條形的(如眉茶)、圓形的(如珠茶)、扁形的(如龍井茶)等。
②烘青:有條形茶(如黃山主峰)、尖形茶(如信陽毛尖)、片形茶、針形茶等。 ③曬青:主要有普通曬青茶和特種曬青茶。
(3)花茶:花茶是用制好的綠茶(主要是烘青)配進香花窖制而成的茶葉。花茶具有不同的香型,花色品種多以加入的香花命名,如茉莉花茶、玉蘭花茶、柚子花茶等。
(4)烏龍茶:它是紅綠茶加工技術的結合,是半發酵茶的總稱。先使茶樹鮮葉局部輕度發酵,然后采用高溫殺菌,制得的成品茶葉索有“綠葉紅鑲邊”之說。其主要品種有武夷巖茶、鐵觀音、臺灣烏龍茶等。
(5)緊壓茶:用黑茶,曬青和紅茶的副茶為原料,經蒸茶裝?;蜓b萎壓制成磚、砣、餅型的再制茶,統稱為緊壓茶。其主要品種如黑磚、茯磚、滄茶、普洱茶等。
3、鑒別茶葉的外貌
茶葉外貌的感官鑒別也稱“干看”,即取茶葉樣品(嫩枝、幼葉和新芽等)置掌中或單色背景下,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鏡進行觀察,再輔以鼻嗅、口嚼。
(1)外形鑒別
良質茶葉綠茶、紅茶、花茶以條索緊細、圓直或彎直光滑,質重勻齊者為優質。烏龍茶以條索肥壯、圓芽的外形顆粒形圓而緊實者為佳,越圓越緊越細越重就愈好。外形呈條索狀的茶葉,以條索緊細、圓直成彎直光滑,質重均齊者為優質。外形圓形狀的茶葉,以越圓越緊越細光滑而質量為優良。外形扁平的茶葉,以平扁挺直光滑為上品。
次質茶葉條索、圓形、扁平三種形狀的茶葉,凡是外形看上去粗糙、松散、結塊、熱曲、短碎者均為次質。
(2)色澤鑒別
色澤鑒別主要是看干茶的色度和光澤度,色澤狀況如何,也能反映出茶葉原料的鮮嫩程度和做工的好壞。
良質茶葉紅茶,花茶以深褐色或青黑色、油潤光亮的為上品,綠茶以茶芽多有翠綠色,油潤光亮的為上品,包裝茶貴在有灰白點的青蛇皮狀,并有深綠色,烏龍茶以紅、青、白三色明顯的為上品,緊壓茶以色澤黝黑者為優。
次質茶葉無論是何品種的茶葉,凡是有色澤深淺不一,枯干、花雜、細碎,灰暗而無光澤等情況的均為次質。 (3)嫩度鑒別
嫩度鑒別,即通過芽尖和白毫的多少來判斷葉質的老嫩程度。
良質茶葉芽尖和白毫多的為上品,做出的茶葉條索緊實,色澤蹭黑,身首重實。
次質茶葉沒有芽尖和白毫,或存在較少,茶葉外形粗糙,葉質老,身首輕。
(4)凈度鑒別
茶葉的凈度主要是通過茶葉中的茶梗、籽、扒、片、末的含量和非茶類雜質的有無來鑒別的。
良質茶葉茶葉潔凈,無茶梗,無非茶類雜質。
次質茶葉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茶梗或少許茶籽、碎末等。
(5)香氣和滋味鑒別
把一撮茶葉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氣,使茶葉受微熱而發出香味,仔細嗅聞即可。另將少許茶葉置口中慢慢咬嚼,細品其滋味。
良質茶葉具有本品種特有的正常茶香氣,如是花茶還應具有所添加鮮花的香氣,香氣鮮靈、馥郁、清雅,用嘴咬嚼此茶,可覺察出微苦,甘香濃烈,余香清爽回蕩。好茶的滋味鮮爽,并具有較強的收斂性。
次質茶葉香氣淡薄或無香氣,滋味苦澀。
劣質茶葉發出青草味、煙焦味、霉味或其他異常氣味,口感苦澀不堪。
4、鑒別茶葉的內質
茶葉內質的感官鑒別也稱“濕聞,濕看”,即是將2.5~3克的茶葉用開水150~180毫升沏開,待泡好之后再來識別氣味、滋味,湯色和葉底的內在質量好壞。
(1)氣味鑒別
雖然干聞也能辨別茶葉的香氣,但終不及濕聞時更為明顯。濕聞茶葉的香氣是取一杯沖泡好的茶水,不要把杯蓋完全掀開,只須稍稍掀開一道縫隙并把它靠近鼻子,嗅聞后仍舊蓋好放回原位。杯內茶水溫度不同,香氣也就不一樣。
良質茶葉應具有本品種茶葉的正常香氣,這種香氣要清爽、醇厚、濃郁、持久,并且新鮮純正,沒有其他異味。
次質茶葉香氣淡薄,持續時間短,無新茶的新鮮氣味。
劣質茶葉具有煙焦、發餿、霉變等異常氣味。 (2)湯色鑒別
湯色鑒別主要是看茶湯的色度、亮度、清濁度。但應注意這項鑒別應在茶湯沏泡好后立即進行,否則待茶湯冷卻后不但湯色不好,色澤較深,而且還會出現“冷渾濁”。
良質茶葉茶湯色麗艷濃、澄清透亮,無混雜,說明茶葉鮮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質量好。例如:紅茶湯應紅濃明亮,綠茶湯應碧綠清澈,烏龍茶湯應為橙黃色鮮亮,花茶湯應為蜜黃色明亮。
次質茶葉茶湯亮度差,色淡,略有混濁。
劣質茶葉如陳茶和霉變茶的茶湯,無光澤,色暗淡,混濁。
(3)滋味鑒別
①良質綠茶先感稍澀,而后轉甘,鮮爽醇厚。
次質綠茶味淡薄、苦澀或略有焦味。
②良質紅茶以醇厚甘甜為優,喉間回味見長。
次質紅茶味淡、苦澀、無回味或回味短。
③良質烏龍味具有紅、綠茶相結合的甘甜醇厚感覺,回味優美而持久。
次質烏龍茶味平淡,澀口,回味短。
④良質花茶滋味清爽甘甜,鮮花香氣明顯。
次質花茶味淡薄,回味短。
(4)葉底鑒別
茶葉葉底的色澤和軟硬,可以反映出鮮葉原料的老嫩,葉底的色澤還與湯色有密切的關系,葉底色澤鮮亮與渾暗,往往和湯色的明亮與渾濁是一致的。茶葉葉底柔軟者說明所用原料鮮葉比較細嫩,粗老的鮮葉制成的茶,其葉底也比較粗硬。
鑒別葉底的軟硬、薄厚和老嫩程度時,除用日光觀察外,還可借助于手指按壓、牙齒咬嚼等方式。
①良質綠茶以翠綠而明亮的細嫩鮮葉為佳,在葉底背面有白色毫毛。
次質綠茶以粗老,灰黃,破碎者為次品。若綠茶條青不及時或不徹底,還會出現紅葉或紅梗。
②良質紅茶以紅艷明亮為上品。
次質紅茶以粗老,色澤花青者為次。
③良質花茶以綠色均勻稍帶黃且明亮者為上品。
次質花茶以色澤褐暗,雜而不勻的為次品。
④良質烏龍茶其葉底應是綠葉鑲紅邊,即葉脈和葉緣部分為紅色,其余部分為綠色。因此以葉邊帶紅而明亮者為上品。
次質烏龍茶葉底色暗發烏者為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