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沖泡茶具的選擇
發布時間:2025-01-09 點擊:35
沖泡普洱茶,用小一點的紫砂壺.泡好的茶可以到在玻璃杯里慢慢品.
瓷碗 用紫砂壺最好拉。
普洱茶沖泡水溫: 100 o c 沸水。
普洱茶沖泡置茶量: 茶水比例為( 1 克 :50 克),或置茶量為容器容量的 2/5 左右。
普洱茶沖泡用水的選擇: 純水或山泉水(軟水為佳)。 注:煮水時不宜過渡沸騰,這樣水中的氧氣過少會影響茶葉的活性。
茶葉浸泡時間: 視茶葉的情況而不同,一般緊壓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長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長些,剛開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長些。
沖泡器具選擇:
紫砂壺(最佳):由于普洱茶適宜用高溫來喚醒茶葉及浸出茶容物,而紫砂壺的透氣性好且保溫性好,故選用紫砂壺沖泡為最佳。
蓋碗杯(最常用):由于蓋碗清雅的風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賞普洱茶湯的色澤變化,故蓋碗杯為現代茶藝最常用的沖泡器皿。
土陶瓷提梁壺(實用便捷):由于普洱的沖泡適宜使用大一點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現出普洱的色、香、味等品質特征。土陶瓷提梁壺一般體積較大,其特有的古典粗獷的美更符合普洱茶深厚的陳韻,且適合多人,朋友之間一起飲用,故土陶瓷提梁壺已經成為一新的時尚。
普洱茶沖泡基本步驟:
1. 備具:準備好茶具及普洱茶
2. 溫壺滌具:茶具中置入燒開的清水,主要起到溫壺溫杯的作用同時可以滌具。
3. 投茶:將普洱茶小心置入壺中。
4. 潤茶:沸水置入壺中,快速倒去以喚醒茶葉
5. 沖茶浸潤:根據實際情況掌握沖泡時間。
6. 分茶:壺中的茶葉現過濾于公道杯中,同時保持茶湯均勻,再分別均勻的分入小杯中。
普洱茶的品茶:
茶湯入口,稍停片刻,細細感受茶的醇度;滾動舌頭,使茶湯游過口腔中的每一個部位,浸潤所有的味蕾(不同部位的味蕾感覺出的茶湯的滋味通常是不相同的),體會普洱茶的潤滑和甘厚;如喉時可領悟普洱茶的順柔.
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中醫認為普洱茶同時具有清熱、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膩、利水、通便、祛痰、祛風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氣、延年益壽等功效。又由于普洱茶經歷了生茶到熟茶的轉變過程,其生茶具有祛風解表、清頭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氣、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譽為一種攻補兼備的良藥。
現代醫學對茶的功效研究已有近20項:即暖胃、減肥、降脂、防止動脈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壓、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減輕煙毒、減輕重金屬毒、抗輻射、防齲齒、明目、助消化、抗毒、預防便秘、解酒等。其中普洱茶的 暖胃、減肥、降脂、防止動脈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壓、抗衰老、抗癌、降血糖 尤為突出。
茶壺容積相對寬松,便于茶條舒張和滋味的浸出。這與烏龍茶用壺“以小為貴”恰恰相反。二三人同飲普洱茶,一般用250毫升紫砂壺,人多時可用300-400毫升的茶壺沖泡。剛買到的新壺要用茶水煮一煮,以去除“窯味”和土味,并經使用一段時間(俗稱“養壺”)后再沖泡好茶,達到“壺熟茶香”的效果。此外,用瓷壺和瓷蓋碗茶具也可沖泡普洱茶。
2、燒水具現今常用“隨手泡”燒水,比較方便。如果沖泡一些比較好的普洱茶時,應以銅壺或砂壺明火燒水,以保持泉水的活性和提高水溫。
3、茶杯 一般以白瓷或青瓷為宜,以便于觀賞普洱茶的迤儷湯色。茶杯應大于功夫茶(烏龍茶)用杯,以厚壁大杯大口飲茶,這既適應普洱茶醇厚香甜的特性,也比較貼近云南人粗曠的飲茶習俗。
4、公道壺 以質地較好的透明玻璃具為首選。普洱茶以茶湯晶瑩亮麗、顏色多變而著稱。人們常常把的湯色比喻為“陳紅酒”、“琥珀”、“石榴紅”、“寶石紅”等等。觀色已成為普洱茶藝中的一道獨特風景。普洱茶的茶湯色澤和質地因茶葉的產地、制作工藝、用料、儲藏環境、陳化年限等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觀湯既是審美也是評價茶質好壞的重要環節。
5、剝茶起形狀像起子,以硬木或硬竹子制作,用于緊壓茶的解塊。通過逐層撥茶,既能保持茶條的完整,減少碎末茶,又便于面茶與里茶的搭配,準確反映緊壓茶的品質。
6.蓋碗杯沖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沖泡溫度,提高茶葉的香氣,比較適宜于沖泡粗老普洱茶。但對于一些細嫩茶,要求沖泡者要手藝嫻熟,否則會出現水悶氣或燙熟茶葉的現象。蓋碗沖泡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器皿對茶湯醇度的有利影響,比較適合評茶。
備茶 對于普洱緊壓茶,茶性有里外之分,即便是一塊里外用料一致的緊壓茶,隨著存放時間的延續,表茶和里茶的茶性也有區別。所以,在飲用之前,應將緊壓茶解散,放入陶罐里讓其散散氣,同時讓面茶與里茶混合均勻。對于密封較嚴的小包裝散茶,飲用之前也應讓其透透氣。經過這樣處理后飲用,其品質優于現解塊現開封現沖泡。這有點類似于品紅酒,一般應避免現開現飲,開瓶后放一段時間后再飲,以“擊活”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