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紅功夫茶是什么茶?
發布時間:2025-01-06 點擊:37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是我國工夫紅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于世。云南是世界茶葉的原產地,是茶葉之路的起始點。然而,云南紅茶生產僅有50年的歷史。1938年底,云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公司成立,派人分別到順寧(今鳳慶)和佛海(今勐海)兩地試制紅茶,首批約500擔,通過香港富華公司轉銷倫敦,深受客戶歡迎,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價格售出而一舉成名。據說,英國女王將其置于玻璃器皿之中,作為觀賞之物。后因戰事連綿,滇紅工夫被窒息于襁褓之中。直至50年代后才開始發展。1987年底,全省茶園面積已達200萬畝,茶葉產量達78萬擔,其中滇紅工夫茶約占20%。
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地理位置在東經97°~106°,北緯21°9′~29°15′之間。主產茶區基本上分布在橫貫東西的北緯23°27′附近。這條在北回歸線附近不超過3°的緯度范圍內,被科學家稱為“生物優生地帶”。全省128個縣有120個縣產茶,23個重點產茶縣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間。云南有雨熱同季和干涼同季的氣候特點,全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5°~18℃之間,晝夜溫差平均超過10℃以上。從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個月的茶葉。云南六山五水構成山嶺縱橫,河谷淵深,錯綜復雜的地形地貌,這種帚形山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東南低,即可抵擋西北大陸性氣候的入侵,又可接受來自印度洋、太平洋溫暖季風,隨地形產生溫度水平、垂直的變化,形成獨特的高原季風氣候和山地氣候。茶區山巒起伏,云霧繚繞,溪澗穿織,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紅黃壤土,腐殖質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茶葉生產的自然條件。按地理位置,云南劃分為滇西、滇南、滇東北三個茶區。滇紅產于滇西、滇南兩個自然區。滇西茶區,包括臨滄、保山、德宏、大理四個州(地區),種茶面積占全省的52.2%,產量占全省總產的65.5%,系滇紅的主產區,其中鳳慶、云縣、雙江、臨滄、昌寧等縣,占滇紅產量的90%以上。滇南茶區,是茶葉發源地,含思茅、西雙版納、文山、紅河四個州(地區),面積占全省的32.7%,產量占全省的30.8%,滇紅產于西雙版納和景洪、普文等地。
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工夫因采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凈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凈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干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凈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鳳慶、云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江、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云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云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