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興徽茶?安徽茶葉報告
發布時間:2024-12-28 點擊:30
“安徽茶葉在全國不論面積、產量和品質都聲名顯赫,但近年來我省茶葉生產發展緩慢,在全國位次下滑明顯,茶葉大省的地位幾近喪失,品牌幾近淪落。”省統計局昨發布安徽茶葉報告顯示,2012年全省茶園面積和產量降為全國第七位。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省發展成為產茶大省,茶園達到100多萬畝,基本保持在全國前列。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茶園面積增長緩慢,出現波動,占全國比重逐年下降,位次下滑,2010年雖突破200萬畝,但占全國的比重下降為6.8%,2012年224.5萬畝,占全國6.6%,茶葉大省的地位有所動搖。1990年至2012年全省茶園面積只增加46萬多畝,增長26.1%,年平均增長僅有1個百分點。
此外,我省茶葉大多停留在初級產品上,技術含量不高,加工明顯不足,有些甚至淪為外銷的原料,效益不佳。據商務部門數據,去年我省茶葉出口折合人民幣僅10元每斤。比較來看,1990年,全省的茶葉產量為53581噸,同年福建茶葉產量是58221噸;而到2012年,我省茶葉產量為95374噸,福建茶葉產量超過32萬噸,相當于我省的3.4倍。
熱衷搶注品牌不重基礎建設
品牌弱化也是茶葉產業發展的軟肋。安徽茶葉雖好,品牌歷史久遠,名聲響亮,但長期以來管理宣傳不夠,開發不足,一些產品雖注冊了商標品牌,卻因為面積小產量少,不能滿足供應,品牌認知度不高。同時,還存在品牌雜亂現象,幾乎是縣縣有名茶,村村有品牌,據相關資料,目前全省注冊茶葉商標超過1000個,名牌茶產區茶葉商標注冊超過400個。另外,一些地方只注重注冊商標,搶注所謂品牌,不注重基礎建設,熱衷于參展評選,有些產品有名無實,多為概念,空有虛名。
振興徽茶可從三方面入手
如何振興徽茶?安徽茶葉報告從三方面給出建議:
質量方面:必須要在產量和品質上下工夫。在此基礎上,要深化茶產品加工。一方面,在品種和類別上做文章,增加成品茶產量。另一方面,進行茶葉外圍產品開發,將茶產品向茶飲料、茶保健等方向延伸,提高生產附加值。
品牌方面:要管理和整合好現有眾多品牌,解決好品牌雜亂,相互擠兌的問題。樹立品牌戰略觀念,把品牌打出去。
旅游方面:可利用茶葉在旅游上做文章,帶動文化、旅游、茶產業全面發展。(馮輝 鄭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