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瀘州納溪區茶產業綜合產值將達到100億
發布時間:2024-12-26 點擊:39
“有了品牌,種茶很劃得來。現在每斤鮮茶葉能賣到80元,和以前比翻了近3倍,每年能賺到好幾萬元,用不著再出去務工了。”2月22日,瀘州市納溪區梅嶺村2社的種茶大戶劉能金說,以前沒有牌子,只能等外商進來收購,交通又不便,鮮茶葉在運送途中就整得面目全非,久而久之,外商都不來了。
以往外地茶商來納溪低價收購茶葉深加工后,“改頭換面”就成了每公斤上千元的名茶,為他人做嫁衣,以致茶園畝產值和江浙茶園畝產值相差甚遠。與其作“貼牌基地”,不如自造品牌,納溪立足納溪茶“全球同緯度最早”的優勢,創建創優“特早”品牌,強力打造“中國特早茶示范區”。
2013年,納溪開始實施“百億茶產業”工程,每年設立400萬元的特早茶產業專項發展基金和500萬元特早茶產業專項貼息基金,集中用于特早茶產業的基地建設、品牌打造、市場開拓、人才培育、龍頭企業及專合社的扶持等。圍繞茶品牌打造,推動“特早茶”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同時,與中茶所、川農大和川茶所等科研單位緊密聯系,引進專業人才,從新品種和新技術等方面為特早茶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現在納溪特早茶已經有十多個品牌。”納溪區農業局茶葉站站長王安成告訴記者,特早茶在省內外市場廣受歡迎,目前,納溪區已建成特早茶標準化基地21萬畝,年產茶葉6850余噸,綜合產值15億元,農民人均增收2750元。到2020年,納溪茶葉投產面積將實現30萬畝,全區茶產業綜合產值將達到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