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毛尖白毫的功效
發布時間:2024-12-26 點擊:31
都勻毛尖是貴州名茶,數次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毛尖綠茶中最著名的一種茶葉。白毫是茶葉嫩芽背面生長的一層細絨毛,干燥后呈現白色,如果保持其不脫落,茶葉顯現白色,為白茶,浸泡后,白毫仍然附著在茶葉上,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毫銀針,白毫銀針是白茶的代表茶葉。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都勻毛尖白毫的功效。都勻毛尖和白毫簡介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條索緊結纖細卷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產于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勻毛尖茶清明前后開采,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級毛尖茶約需5.3—5.6萬個芽頭。經過采摘、曬青、揉捻和搓團顯豪制作而成,機械制作的工藝流程不同,主要工序是篩分、攤放、殺青、揉捻、解塊、理條、初烘、攤涼、復烘等等。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獎,后人譽為“北有仁懷茅臺酒,南有都勻毛尖茶”;1956年,毛主席品嘗后批復:“茶很好,可在山坡上多種些,此茶可叫毛尖茶”。都勻毛尖茶由此得名并名氣大增;1982年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都勻毛尖茶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
白毫
白毫是茶葉嫩芽背面生長的一層細絨毛,干燥后呈現白色,如果保持其不脫落,茶葉顯現白色,為白茶,浸泡后,白毫仍然附著在茶葉上。
綠茶經過揉捻,白毫脫落干碎,沏茶后,碎落的白毫漂浮在水面,形成似乎像油膜一樣,證明茶葉非常新鮮,如果保存時間長或經過長途運輸,白毫散失,不會再有這種現象。其他種茶葉由于經過深加工,不會有白毫存在。
白毫銀針中最著名的是白毫銀針,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由于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制成成品茶后,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
其針狀成品茶,長三厘米許,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閃光,令人賞心悅目。沖泡后,香氣清鮮,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觀也使人情趣橫生。茶在杯中沖泡,即出現白云疑光閃,滿盞浮花乳,芽芽挺立,蔚為奇觀。
都勻毛尖的功效
味道好,還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降脂減肥以及防癌、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效與作用。突出表現在降低血壓、凈化人體機能和抗癌物質的突變作用等三個方面。
白毫銀針的功效
白毫銀針營養分析:白毫銀針的“活性酶”普遍高于其它茶葉的一倍。還有多酚類,維生素b1.b2.煙酸、葉酸、維生素e、維生素k和維生素c,兒茶素、25種氨基酸、茶氨酸及多種礦物質等,都比其他茶葉含量豐富。
白毫銀針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飲用。風熱感冒,麻疹患者可多飲。
白毫銀針食療作用:白毫銀針味溫、性寒銀針性寒涼,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在華北被視為治療養護麻疹患者的良藥。有健胃提神、法濕退熱之功,常作為藥用,有降虛火,解邪毒的作用,常飲能防疫祛病,被視為治療麻疹的良藥。其退熱祛暑解毒之功,在華北被視為治療養護麻疹患者的良藥。
綜上,都勻毛尖是綠茶,白毫銀針是白茶,這兩種茶葉的功效是不一樣的,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