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夫茶》標準弘揚工夫茶精神
發布時間:2024-12-24 點擊:57
從現有的文字記載推算,潮汕工夫茶已有了200多年的歷史,潮汕工夫茶成為了潮人族群的符號和印記,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汕工夫茶。今年實施的《潮汕工夫茶》省地方標準,把潮汕工夫茶分為用茶、選水、茶具、沖泡程式、品飲等五個方面的主要內容,每一個環節都用文字記載下來,這將對工夫茶的保護傳承產生深遠的影響。
飽含濃濃家鄉情結
《潮汕工夫茶》省地方標準起草人、汕頭市茶文化協會名譽會長鄭文鏗說,工夫茶的“工”字,潮汕話的意思包括了“用心、細致、周到、本領”等。工夫茶可以其功能和作用分為生理需要、社交需要、休閑需要、審美需要、修養需要等五個層次,由低及高,使其內涵不斷升華,因此,潮汕工夫茶超越了茶葉的沖泡和品飲方式本身,它更是一種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潮汕工夫茶具有“和、敬、精、潔、思”的文化精神,每一種精神又有二元化的內涵。“和”可理解為和諧的氛圍和平和的心態,“敬”是尊老敬賢和以茶敬客,“精”是精致的茶具和精湛的技巧,“潔”是茶事潔凈和茶性、人性高潔,“思”是提神益思和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在海外和國內其他地區,潮汕工夫茶還包含著濃濃的家鄉情結,潮汕人在外看到工夫茶知道是家鄉人,就會油然產生親切感,工夫茶也促進了潮汕人的團結。
形成完整產業鏈
據調查顯示,汕頭人一年喝茶超過15000噸,年茶葉消費支出超過10億元。除了在潮汕地區家家戶戶沖泡工夫茶,在全國乃至海外,潮汕工夫茶越來越受到推崇。而作為粵東地區最大的茶葉產銷流通中心,汕頭集結了鐵觀音、鳳凰單叢、大紅袍、普洱茶等等各式品種,來自福建、臺灣、周邊城市的茶商也云集汕頭。武夷山、安溪等茶鄉都在汕頭設立分支機構。鄭文鏗告訴記者,工夫茶從用水到品飲,每一個環節都充滿商機,形成了一條完整產業鏈。我們可以通過舉辦各種茶業博覽會或其他交流活動,擴大茶葉和茶具的消費貿易,不但能夠促進茶產業經濟的發展,也促使潮汕工夫茶得到更好的保護和推廣,使工夫茶的精神得到弘揚,其“和”的理念也能夠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