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唐盧仝)
發布時間:2024-12-23 點擊:50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唐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2), 軍將打門驚周公(3)。
口云諫議送書信(4), 白絹斜封三道印(5)。
開緘宛見諫議面(6), 手閱月團三百片(7)。
聞道新年入山里(8), 蟄蟲驚動春風起(9)。
天子須嘗陽羨茶(10),百草不敢先開花(11)。
仁風暗結珠蓓蕾(12),先春抽出黃金芽(13)。
摘鮮焙芳旋封裹(14),至精至好且不奢(15)。
至尊之馀合王公(16),何事便到山人家(17)?
柴門反關無俗客(18),紗帽籠頭自煎吃(19)。
碧云引風吹不斷(20),白花浮光凝碗面(21)。
一碗喉吻潤(22), 二碗破孤悶(23)。
三碗搜枯腸(24),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25)
五碗肌骨清(26), 六碗通仙靈(27)。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28)。
蓬萊山(29),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30)。
山中群仙司下土(31),地位清高隔風雨(32)。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33),墮在顛崖受辛苦(34)!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35)?
作者簡介:盧仝(約795-835)唐代詩人。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年輕時隱居少室山,家境貧困,刻苦讀書,不愿仕進。曾作《月蝕詩》譏諷當時宦官專權。“甘露之變”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害。時年四十歲。有《玉川子詩集》。
注釋:
(1)走筆:疾書。孟諫議:即孟簡,字畿道,唐德州平昌(今山東商河以北)人。進士擢第,官至諫議大夫,元和六年出任常州刺史及越州、襄州、睦州等地刺史。
(2)日高丈五:指天已大亮。
(3)軍將:低級武官。周公:周武王之弟,各旦因封地在周,故稱。驚周公:驚起睡夢。
(4)口云:口說。一作“口傳”。
(5)白絹:采用生絲織成的平紋織物。
(6)緘:書信。宛見:好像看到。
(7)手閱:親手收檢。月團:即茶餅。
(8)聞道:聽說。入山里:上山采茶。
(9)蜇蟲:藏在泥土中過冬地蟲。
(10)天子:古稱統治天下的帝王。陽羨茶:產于江蘇宜興。
(11)百草不敢先開花:這里是夸張的筆法。
(12)仁風:溫和的風,即春風。暗結:暗暗形成。蓓蕾:花蕾含苞未開的花。這里指茶芽。
(13)黃金芽:最早發出的一些茶芽,顏色微黃。
(14)摘鮮:采摘新鮮的茶芽。焙芳:烘焙茶葉。封裹:把焙干的茶葉包裹起來。
(15)至精至好:極好的茶葉。不奢:(茶葉數量)不多。
(16)至尊:至高無上的地位,此指皇帝。王公:皇帝下面的高級官員。這句是說茶葉供奉皇帝之余就該獻給王公。
(17)山人:盧仝自稱。
(18)柴門:用樹條編扎的簡陋的門。
(19)紗帽籠頭:紗帽罩在頭上(不是當官的所戴之烏紗帽)。
(20)碧云:形容湯色碧綠。
(21)白花:指茶湯的餑沫。陸羽《茶經.五之煮》:“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
者為沫,后者為餑,輕細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于環池之上,…… ”
(22)喉吻潤:喉中感到滋潤。
(23)孤悶:孤單煩悶。
(24)枯腸:比喻才思枯窘。
(25)不平:不公平。
(26)肌骨:泛稱身體。清:清爽。
(27)仙靈:神仙。
(28)腋:胳肢窩。習習:微風吹拂貌。
(29)蓬萊山: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之一。
(30)歸去:到蓬萊山去。
(31)司:掌管。下土:大地,指人間。
(32)地位:境地。
(33)蒼生:舊指百姓。
(34)顛崖:高峻的山邊。這句是說許多人因采茶而可能從顛崖上掉下去而喪生。
(35)蘇息:困乏后得到休息。
說明:凡論茶者,皆好引此詩,多取“一至七碗”之句,俗稱《七碗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