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為何有養胃的功能呢?
發布時間:2024-12-06 點擊:62
茶膏為何有養胃的功能呢?
普洱茶膏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可以空腹飲用,即不傷害人的胃腸,又可起到養胃的功效。這是因為:
一是普洱茶膏經發酵后,其大量的衍生物質,基本上屬于小分子,有利于人體的胃腸道的吸附,刺激性小。綠茶與烏龍茶及普洱生茶則不同,雖然它們內含的茶多酚高于普洱茶膏,但茶多酚內含的很多物質是大分子,空腹飲用,會對人的胃腸產生強烈刺激。因此體質轉弱的成人和兒童經常被告知,慎飲綠茶,更不能空腹飲用綠茶。中醫所說的綠茶“寒性大”,恐怕都與其內含的大分子有關。同樣,未經人工發酵與自然發酵過程的普洱茶(我們俗稱普洱生茶),也不能空腹飲用,原因也是分子量太大。因此,除普洱茶生茶外,自然發酵并達到20年以上的普洱茶和陳化3年以上的普洱熟茶同普洱茶膏一樣都具有“暖胃”的功效,只是普洱茶膏的表現要優于它們,其主要原因都與小分子有關。
二是普洱茶膏內含的果膠物質遠高于其他茶類。它不僅體現很好的吸附性,又能黏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時又能保護胃黏膜,幫助消化。對患有胃潰瘍或胃炎的人而言,普洱茶膏果膠類物質可形成薄膜狀態附著在胃的傷口,促進潰瘍面愈合,適宜于胃病患者飲用。
三是普洱茶膏內含的咖啡堿可以中和人體的胃酸,進而改善消化功能。
普洱茶膏的養胃功效,其關鍵意在于發酵的品質。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一個試驗:將綠茶、普洱茶(3年期熟茶)、普洱茶膏3個茶樣進行沖泡,然后將3杯茶湯放入冰箱冷藏。待茶湯溫度降至5℃左右時取出,觀察茶湯是否出現變化。這時,我們會發現,綠茶的茶湯有大量的乳狀懸浮物,最為混濁,原因是果膠類物質還原;其次是普洱茶有少量的乳狀懸浮物,茶湯顏色呈褐色、偏暗,無通透,原因也是發酵過程未完全分解的大分子還原與聚合;最好的應當是普洱茶膏,沒有肉眼可見的懸浮物和雜質,茶湯顏色與剛沖泡時相比,稍微偏暗。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未發酵的茶葉內含很多大分子物質,在其茶湯溫度降下后,導致物質的還原與聚合的化學反應,出現重度混濁。普洱茶出現的輕度混濁,是發酵過程不夠,很多物質沒有被充分降解。普洱茶膏屬普洱茶深加工的產品,幾乎都是小分子,雖然它也存在還原與聚合,但其結果是小分子的聚合,只是茶湯出現偏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