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買到正宗好紅茶?
發布時間:2024-11-30 點擊:47
紅茶時尚、健康又好喝,但是買紅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何能買到正宗好紅茶?你,有把握嗎?
買茶,是門功夫活。既然是功夫,就必然有人學得快有人學不會,有人師出世家有人半路出家。且不論日月長短、聞道先后,今天,小編也好為人師一回,教給大家非常實用的四招,讓大家輕輕松松買紅茶!
第一招:不打無準備之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然了解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對紅茶有個初步了解,是購買須知第一步。所以這第一招,度娘也好、專業書也罷,必須要給自己科普一點紅茶常識。當然,已經對紅茶有相當程度了解的好茶人士,不在此列——此招,專注紅茶小白第一式。
紅茶系全發酵的茶葉,它是將新鮮茶葉經過萎凋和揉捻,使之在室內充分氧化、發酵,最后再進行干燥處理而制成的,紅茶因其制作方法不同,又可分為工夫紅茶,小種紅茶和紅碎茶三種。
工夫紅茶是條形紅毛茶經多道工序、精工細做而成,因頗花工夫,故得此名。工夫紅茶條索緊細圓直,色澤烏潤,香氣鮮濃純正,滋味醇厚,湯色紅明,葉底紅色。工夫紅茶中以安徽祁門紅茶品質最為名貴,福建的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以及四川川紅等在國內外也都久負
盛名。
小種紅茶只有福建生產,其條索精壯,勻整,色澤烏潤,具有松煙的特殊香氣,滋味醇和、湯色紅明,葉底呈古銅色。以產于福建崇安星村的品質最優,稱星村小種或正山小種,此外還有坦洋小種和政和小種等。
紅碎茶是通過揉切工序,將茶條切細成為顆粒狀。紅碎茶外形呈顆粒狀,緊結、重實、色澤烏潤或呈油潤的棕色,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香氣鮮濃,湯色紅艷,葉底紅勻明亮。紅碎茶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茶類,云南的滇江、廣東的英紅等,是其優秀的代表。
第二招:試問紅茶哪家強
這一招適合所有買茶人士,而且簡單高效。
購買紅茶一定要去信譽好的商家,最好是去誠信的茶葉專賣店或誠信企業的直營店、經銷店購買,這樣在茶葉的品質上,可以相對得到保障。
有小伙伴問:在這樣的店里買一定會貴一點吧?
——當然會的啊!俗話說得好,一分錢一分貨。正規誠信企業,從茶樹生長到茶芽采摘,從手工制作到包裝運輸,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努力讓售出的每一杯茶都是良心好茶。這么多精力和心血投入進去,當然也希望得到相應的回報。況且,每家企業都會有很多不同價位的產品,選擇空間也是很大的。
第三招:四字真言——看、聞、觸、喝
這招較考驗功力,適合有一定茶業專業知識的茶友。但無此基礎也無妨,實踐檢驗真理,真理指導實踐。先習得這“四字真言”的心法,在實踐中融會貫通,自然順利升級。
看:
一看干茶。什么樣的茶是好茶,在干茶方面會有較明顯的表現。外形均勻,條索緊結完整、干凈,無碎茶或碎茶少,色澤烏黑油潤(等級較高的還會顯現金毫)者為優;條索粗松,色澤雜亂,碎茶、粉末茶多,甚至還帶有茶籽、枝梗等夾雜物者,為次品茶或劣質茶。
二看湯色。優質紅茶茶湯湯色純凈、透亮、紅艷,帶金圈,湯色紅濃稍暗、渾濁,或湯色很淺淡的紅茶往往是低檔次的次品茶和劣質茶。
三看葉底。紅茶是發酵茶,葉底顏色要紅,但是不能變黑,如果變黑,就說明發酵過度。也不能有青斑,有青斑則說明發酵不徹底,會影響口感。葉底紅亮、完整展開、勻齊,顯芽,質感軟嫩者,為優;劣質茶則表現出葉底不展,單薄、粗硬、色澤枯暗的特征。
若是買包裝好的茶葉或者茶袋,首先要看包裝是否完好,以免茶葉受潮變質;其次要注意包裝袋上的制造日期或者最佳品嘗期限,最好不要購買無法在保質期內喝完的茶葉。
聞:
茶葉的香氣是評定茶葉品質的重要標準。聞茶葉的香氣有干聞、濕聞兩種:干聞茶葉時,好茶應有紅茶特有的甘香,有的會有芬芳馥郁之感;開泡后濕聞茶湯時,好的紅茶香氣鮮靈、濃厚,有甜醇、令人感覺愉快的香氣,無異味。次品茶和劣質茶則不明顯,有的甚至還帶有陳味、霉味、煙焦、酸餿、日曬味及其他異味。
觸:
所謂“觸”,就是用手去感觸紅茶條索的輕重、松緊和粗細。優質紅茶的條索相對緊結,以重實者為佳,粗松、輕飄者為劣。用手觸摸茶葉的目的還在于了解紅茶干茶的干燥程度。正常的茶葉含水量為5%-7%,拈取一根干茶茶條,若易折斷,以手指用力揉搓會將其捏成粉末,則為好茶。若是捏成片狀或不宜捏碎說明茶葉已經受潮了,不宜再購買。
購買時一次不宜買太多,最好少購多次,以保持新鮮。
喝:
看過了、聞過了,也摸了手感了,最重要的來了——開湯品評,喝吧!喝茶可不簡單,一口悶下肚那只能叫“解渴”,不叫“喝茶”,于判斷優劣幾乎是無用的。
優質紅茶的滋味主要以甜醇為主,入口滑順,不“澀口”。小種紅茶具有醇厚回甘的滋味,工夫紅茶以鮮、濃、醇、爽為主,回味雋永,紅碎茶有“濃、強、鮮、香”的口感。這些特征在次品茶身上則不明顯,而劣質茶的滋味為濃澀和苦澀,甚至有異味。
喝茶也是個了解自己飲茶口感的好方法。只有多喝,才能遇到自己最喜歡的那杯茶。
第四招:終極大招!
這個年代最可貴的是什么?——靠譜且有才的朋友!
孔子就曾經曰過:有個知心的小伙伴要來看望,這是件多么高興的事情。小編在茶業公司混跡這么久,深深感嘆,能有個懂茶的小伙伴帶我一起習茶一起嗨,是件多么讓人心飄飄的事兒!
所以,趕緊去結交有茶齡的茶友吧!他們懂茶,愿意交朋友,說話能多可少,能同你分享一些說不清言不明的“茶道”文化,又可為你提供一些實用的買茶、喝茶建議,還很愿意與你共享覓得的好茶……身邊若有一位這樣的高手茶友在,從此終生解決喝茶煩惱,從科普茶知識到幫你買好茶,從選用茶具到為你判斷適合喝什么茶……簡直就是所向無敵,無所不能!
那么問題也就來了:上哪兒去找這樣懂茶的朋友可以去結交呢?小編私下誠以為,在茶館里遇到大神的幾率還是蠻大的。常去的茶館里留心看看,也許就恰巧遇上了個言語投機的好茶友。此外,各種茶葉展覽會上留心逛逛,各類論壇上用心找找,都是可以發現值得信賴的茶友的好機會。六度空間理論不是都說了,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讓我們一起找個好茶友吧!
四大招都已奉上,不知道對各位有沒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