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有禁忌亂補會適得其反
發布時間:2024-11-24 點擊:47
為了強身健體,不少人服冬蟲夏草、參類、當歸、銀耳等補藥,或益氣滋陰、或補血養神。但平時就餐,難免會飲用苦丁茶、涼茶等具有去火功效的茶水,在服用補藥期間要慎喝去火涼茶。
進補中藥一般以溫性藥居多。中醫理論認為“虛者補之”,受補人群都有程度不一的虛證。根據體質不同,選擇的滋補品也應有所變化。
在中醫學理論中,冬蟲夏草、人參、鹿茸并列為三大補品,冬蟲夏草性平,適應人群較廣。常用人參分為生曬參和紅參,藥性略有差別。生曬參性平,藥性不熱也不寒,補益作用較平和;而紅參則藥性偏溫,補益功效較強;溫腎壯陽的鹿茸更是溫熱之品;當歸也屬溫性藥之列。而去火茶性味則多寒涼,人們日常喝的就有菊花茶、金銀花、薄荷葉、苦丁茶、蘆薈等茶品,服補藥時要慎喝這類茶。還有一些人總覺得自己“火大”,平時就有喝去火茶的習慣。在進補時也應注意避免。服溫熱性補藥時喝苦丁茶、含金銀花的涼茶容易產生功效相克的后果。不僅影響進補效果,還會引起脾胃不舒等不適。患有感冒或發燒有炎癥時,也要停止服補藥,避免“閉門留寇”,加重或延誤病情。
對于屬陰虛火旺體質、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可服用藥性平和的滋補品,如枸杞、西洋參、何首烏、銀耳、生地、蓮子等。有的患者則屬于虛火、實火并存,這時就可在服平補之品的同時,再吃些涼性之物來平抑實火。這些平和的滋補品與涼性去火茶相互配伍,可增強療效,加速降虛、實火,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
服補品最好在中醫師辨證后進行,并且還要注意飲食得宜、配伍合理,藥食有禁忌,往往會適得其反。此外,進補時最好選擇一些藥食同源之品,避免進食那些辛辣食物。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茶養生的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茶養生的。我們來看一下,哪些狀況下,我們需要和茶葉隔離起來。
發燒忌喝茶:茶葉中咖啡堿不但能使人體體溫升高,而且還會降低藥效。
肝臟病人忌飲茶:茶葉中的咖啡堿等物質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若肝臟有病,飲茶過多超過肝臟代謝能力,就會有損于肝臟組織。
潰瘍病患者慎飲茶:茶是一種胃酸分泌刺激劑,飲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對潰瘍面的刺激,常飲濃茶會促使病情惡化。但對輕微患者,可以在服藥2小時后飲些淡茶,加糖紅茶、加奶紅茶有助于消炎和胃黏膜的保護,對潰瘍也有一定的作用。飲茶也可以阻斷體內的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變。
醉酒慎飲茶:茶葉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醉酒后喝濃茶會加重心臟負擔。飲茶還會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從腎臟排出,對腎臟有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